今年以来,观音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工作要求部署,坚持目标导向,构建“机制统筹、精准治理、智慧管护”三维协同体系,不断擦亮环境底色,扮靓镇村颜值。
高位统筹强机制,织密责任协同网。一是三级包保压实责任。建立“健全书记镇长实地督、班子成员分村抓、包村干部一线干”垂直管理体系,累计开展专项督导38次,确保城乡环境治理责任层层压实、任务逐级落实。二是一村一策精准施策。针对4个社区和18个村制定差异化整治方案,实施“同部署、同调度、同考核”策略,实现全域治理“两手抓、两手硬”。三是党建引领全民动员。采取“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模式,组织党员先锋、村组干部入户动员1万余名群众参与,开展环境整治主题党日42场,破解环境治理“末梢难题”。
靶向攻坚提效能,擦亮城乡新颜值。一是市容秩序焕新颜。每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道路保洁、规范占道经营等志愿活动,增设公益性岗位20个、垃圾桶100余个,清理“三堆”问题853处、清运垃圾1560余吨,设立临时摊区2个,规范临街商户“滴水为界”经营,实现流动摊贩有序管理。二是交通治理显成效。黑化帝王广场道路2公里,新增机动车位100余个,改造非机动车位150个。联合交警部门建立交通秩序整治微信群,发放规范停车倡议书5000余份,曝光违停行为500余起,文明停车意识显著提升。三是乡村蝶变展新貌。将农村“五边”(路边、河边、田边、村边、户边)作为重点清理整治区域,出动人力500余人次,出动挖掘机、三轮车等车辆39车次,清理杂草杂物56车、村道68条、沟渠113处,重塑农村生态宜居空间。
长效管护固根基,智慧治理促常态。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每月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实践活动,以学生带动家庭了解和践行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推动群众实现从“被动整治”到“主动参与”的思想蜕变。二是严格运行管护。场镇实行“保洁公司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综合治理模式,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库存清零。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建立“日检查、月亮分、年考核”制度,组建考核专班动态督查,配套奖惩措施,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