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镇2025年工作要点
来源:石河镇
发布日期:2025-04-29
点击数:人次

​2025年,石河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尤其是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以及县委最新读书班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1445”总体思路,抢抓城乡融合战略机遇和省委市委“关于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发展契机,建好建强临空铁片区中心镇,持续擦亮“省级百强中心镇”名片,为谱写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的崭新篇章贡献更多新的力量。

一、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

(一)推动农业高效发展。(1)积极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总产量5.6万吨以上,建好兴隆村千亩玉米展示片、前锋200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以及兴隆村、刘家场村粮食监测点。(2)促进“稻麻竹椿虾”突破性发展,鼓励农户自主矮化香椿树1000亩以上,“稻虾共作”再增加370亩,争取2025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北部片区高标准建设项目;以“农户 村集体”模式推动苎麻扩种2848亩,谋划村集体合作社为主体的苎麻收储工作;全力推进森林“四库”和国家储备林项目(西山片区)建设,充分利用蒲包“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200万元建设资金,努力打造1万亩笋用林示范基地。(3)发展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培育稻虾大户、苎麻大户和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个,推动实现“一村一示范家庭农场”,重点扶持中药材、竹产业、种苗业等农业产业主体。(4)依托香椿、稻虾、苎麻等特色农业,大力包装青云洞、香椿母本园等区域性“周边游”,探索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新型乡村文旅产业,培育精品村、示范村。

(二)加快典型示范建设。(1)持续推进鱼米之乡、省五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省三星级稻渔园区建设,配合县林业局积极争创省级香椿林业产业园区。(2)落实乡村振兴、水务和财政奖补涉农项目建设,完成二郎社区、江水村省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力争硬化(扩宽)村组道路19公里,维修桥梁1座。(3)推进“数字乡村”平台技术化、专业化、长效化建设,推动乡村数字化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4)抓实集体经济增收,盘活农村闲置集体资产,争取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村项目,力争村集体经济增长10%以上,“20万元村”增加1个。(5)依托临空铁“千万工程”,打造精品特色农业大环线,加快建设双拱大型香椿交易市场,新华村125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力争全镇高标准农田改造2000亩。

(三)守住农业底线底板。(1)从严从紧推进耕地恢复和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工作,完成各级反馈图斑整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2)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

贫致贫底线,力争全面消除25户监测户返贫风险,全力打好2025年有效衔接过渡期收官战

二、聚焦经济蓄势赋能,推动发展动力不断集聚

(一)加快项目建设(1)倾力服务中心大局,继续做好机场大道征拆服务,西渝高铁、引水入竹征拆后期工作。(2)全力推进场镇“提档升级”一期二期工程和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大竹县中型人防疏散基地建设,新华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工作。(3)稳步推进前锋村、白羊村、新建村财政衔接资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推自建项目,进一步夯实城镇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基础。

(二)增加项目储备。(1)锚定争先进位目标,紧抓政策机遇期,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谋划储备一批好项目,完成0.8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包装、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持续谋划争取石河镇客运站、南北干道及绕场道路,打通“新华村-利森大道-干部周转房-石河香椿公园-石河场镇核心区”小环线

(三)激发企业动能。(1)主动融入全县“一区多园”布局,谋划建材产业园提档升级项目,启动编制《大竹县建材产业园(石河园区)总体规划》,完善水、电、路、网、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纳入全市镇域经济试点。(2)支持海螺水泥数字化智能工厂、新材料项目、固废及替代燃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配合做好达州利森4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SCR脱硝系统改造项目建设。(3)更新辖区企业库,持续做好产业服务,对接产业协会、企业联盟挖掘商情商源,促进“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00户、小微企业30家,积极培育规上企业2个以上。

三、聚焦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一)提升好场镇环境容貌。(1)持之以恒开展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整治乱堆乱码、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2)严格落实镇域内企业堆码场打围、堆料覆盖和外部环境治理要求,减少扬尘污染,全力做好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3)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整治,严格落实卫生保洁监督考核机制。

(二)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1)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环境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力支持新华村争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2)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控,紧盯长官坪村瞭望塔点位,落实落细具体措施,全域、全时段管控秸秆焚烧行为。(3)紧盯各行业领域,开展绿色环保生产专项大检查,督促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做好生态修复。

(三)守护好“生命之水”。(1)落实河(库)长制,抓实辖区河流污染防治,重点做好东柳河和柳城溪河辖区内河段治理,完成柳城溪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确保柳城溪河目标水质在Ⅲ以上。(2)开展场镇污水管网拉网式大排查,及时改造修复破损污水管网,力争场镇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3)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行动,全面摸排饮水现状,建立动态监测台账,保障引水入竹支管网铺设完成,让原石河、李家、双拱、二郎群众吃上州河水。

四、聚焦实现基层善治,推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一)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功能建设。(1)积极争取开通数字服务平台,畅通线上办理服务渠道,完善重要卡口“雪亮工程”“天网”等监控设备。(2)继续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交警队等部门力量,深化“147”工作法运用。(3)全力争创全省“枫桥式”乡镇、“枫桥式”派出所、全省市域治理先进乡镇。

(二)推进信访“治重化积”。(1)针对“90”商场办证、移民安置等信访积案、重复案件坚持做到一案一策、因案施策、专班推进,争取实现重复案件清零,信访积案减半。(2)做好12345、书记信箱等政务服务热线办理,做到受理及时、反应快速,实现群众诉求100%解决到位、解释到位、反馈到位,确保群众满意。

五、聚焦保民生惠民生,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一)加强医疗教育服务。(1)协助第三人民医院县域医疗分中心提升建设、病房提能改造项目建设,支持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医院。(2)支持石河中学室内体育场地、石河小学教学楼改造、双拱小学教学楼、体育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3)标准化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健康村”“卫生村”。

(二)加强特殊群体服务。(1)严格落实社会救助责任,做到救助对象精准、进出有序、监管到位,民政工作保持全县先进水平。(2)推动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实体化运行,争创省级优秀退役军人事务站,促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1)丰富“石小河”抖音号、微信视频号运营内容,争取全年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50万次,粉丝人数突破5000人(2)管理维护5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支持新华村争创省级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样板村。

六、聚焦风险源头管控,推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一)筑牢辖区安全防线。(1)筑牢防汛抗旱防线,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重点聚焦山洪灾害区、地质灾害点等薄弱环节,统筹防汛物资准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应急安全演练。(2)坚持生命至上,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统筹抓好非煤矿山、森林防灭火、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抓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安全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3)抓牢抓实反电诈、反邪教两项社会治理常规工作,常态化开展反电诈、反邪教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小区、进院落“五进”警示教育活动,增强群众安全防诈意识。

七、聚焦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一)强化干部自身建设。(1)扎实开展乡镇(街道)干部“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督促机关干部查摆整改自身问题。配合完成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常态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检查,确保“庸懒必惩”“散乱必治”。(2)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整治与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体谋划推进,与“有事找纪检”工作有机结合,下大气力纠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从严查处一批“蝇贪蚁腐”。(3)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和“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强化镇人大监督促进作用,争取荣获县人大工作先进集体;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严格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全市试点乡镇(街道)履职清单工作

(二)强化镇村干部培养。(1)坚持开展石河镇“雏雁奋飞”行动,持续丰富年轻干部上讲台、“月 f 阅 f 谈”学习沙龙、写作“大比武”、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2)用好学历提升优惠政策,鼓励村干部提升学历、提高能力,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各项待遇保障,完成村(社区)干部现状调研,逐村分析研判,不断优化村(社区)年龄、学历结构,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育,适时启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