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赋能双轮并驱 绘就就业创业新图景 ——大竹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实践
来源:大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5-04-30
点击数:人次

近年来,大竹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创新构建“四维赋能、双轮驱动”服务体系,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精准安置有保障、产教融合育专才、典型引领树标杆、军企协同促发展”的特色实践。

一、聚焦精准安置,打造人岗适配“阳光工程”  

探索建立“1235阳光安置法”,通过“一次岗前培训强基础、两次岗位公示保公正、三次岗位确认促精准、五次专题会议抓落实”的闭环机制,累计为199名退役士兵和3名转业干部量身定制岗位,安置满意度达100%。同步实施“青蓝工程”成长计划,帮助32名退役军人成长为机关单位业务骨干,实现从“安置就业”向“职业发展”的深度跨越。

二、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技能提升“全链生态”  

以需求为导向,建成“1个示范培训基地 5个校企合作基地 12个特色专业”的实训矩阵,开发非遗传承、现代农业等紧贴县域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创新“培训 认证 就业”闭环服务,联合高校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惠及退役军人320名。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820人次,推动85%参训人员获职业资格认证。同步搭建就业直通平台,年均举办3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动态储备岗位3500余个,近五年助力15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实现“技能增值”与“岗位输送”双向赋能。

三、强化典型引领,激活创业创新“雁阵效应”  

实施“头雁培育工程”,涌现全国劳动模范朱鹏程、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廖红军等先进典型,组建“创业导师团”开展创业沙龙活动,激发退役军人创业热情。依托全媒体宣传矩阵,通过省市县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年推送100余篇深度报道,扩大军创品牌影响力。同步构建“县有孵化基地、镇有服务站、村有创业苗圃”的三级孵化网络,培育国峰白茶、程欣农业、亚缇纺织等一批军创龙头企业,带动165名退役军人成功创业,16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军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2亿元,形成“标杆引领、全域联动”的创业生态。  

四、聚力军企协同,释放产业发展“集群动能”  

创新打造“军创企业联盟”,构建“龙头企业 中小企业 初创企业”雁阵格局,整合农业、科技、金融等政策资源,形成助力退役军人创业新质发展的组合拳。目前,17家军创企业年产值占全县民营经济比重达5.3%,四川亚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拳头产品进入全省军供体系,程欣农业“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被列为省级重点推广项目。通过“产业链 创新链”双链融合,推动退役军人创业从“单兵作战”向“集团冲锋”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大竹县将围绕“数字化服务、产业化融合”两大方向持续发力。探索搭建退役军人专属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集成岗位匹配、政策推送、创业指导等功能,实现“数据多跑路、退役军人少跑腿”。依托“三美乡村”乌木镇广子村,打造“融合拥军广子驿站”示范点,打通产品展销、技能实训、文旅融合等多元场景。实施“新兴领域攻坚计划”,开设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课程,为军创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迈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