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荣代表:
你在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133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的问题
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资源。医共体内实行编制、岗位、人员、财务、经费、药物、信息、内部运行八统一管理,设置“十大管理中心”,组建“五大资源共享中心”,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号召,以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抓手,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五大资源共享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在影像、心电、检验等方面综合服务能力,致力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构建更加完善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全县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全部建成,辐射28个乡镇,完成县域丘陵地形“山前山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布局。
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
(一)强化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基层卫生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利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平台,为基层卫生人员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
(二)强化分级诊疗。明确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病种目录,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下沉至乡镇卫生院,上级医院预留20%以上号源优先保障基层转诊。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服务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和竞赛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医疗水平。
(四)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部分中心卫生院购买CT6台,电子胃肠镜1台,彩超2台,腹腔镜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1台。后续将持续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逐步实现设备现代化,持续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和贵的问题,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健康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
(一)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扩大签约覆盖面,重点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签约率≥80%,普通人群稳步提高。二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包,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管理方案,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评估等。
(二)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一是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方案、饮食和运动计划、心理干预措施等。二是定期随访与监测,定期通过门诊复诊、电话随访、上门访视等方式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三是合理用药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正确用药。提醒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增减药量。四是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开展慢性病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一对一健康指导等,向患者普及慢性病的病因、症状、危害、治疗和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解答患者在疾病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发展。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载体,全面实施“健康管家”服务模式改革(即“23343”服务模式: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责任清单,开具医疗、公卫、运动三张处方,对重点人群实行红、黄、绿分级管理,构建由“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公卫医师、健康管理师”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全面推动基层健康服务模式升级。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