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竹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焦乡村运营破题、产业发展提质、乡风文明塑形三大主攻方向,以组织力提升发展力,以组织优势凝聚群众力量,探索出一条抓党建促振兴的实践路径。乌木镇广子村、月华镇蔡家庵村、文星镇方斗村等示范村以生动实践交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大竹答卷”。
党建赋能“乡村运营”沉睡资源变“聚宝盆”。构建“党建 乡村运营”机制,全市率先成立“乡村运营改革实验田”。县委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乌木乡村运营改革实验田党委,统筹推进运营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县属国企、村集体联合成立村投公司,引进浙江天演乡韵公司专业运营团队。构建“公司 村集体 村民”联合发展机制,盘活闲置农房改造成“乡村往事”文化项目,打造“一心两环七区”农文旅融合新场景。目前已完成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6000余亩,建成虾蟹产业区、茶饮区等七大功能板块,累计吸引游客超40万人次,带动20余名本地青年返乡就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个转变”。
党建撬动“产业融合”家门口端稳“金饭碗”。打造“党建 产业发展”模式,深化“支部建在产业链”实践。在月华镇蔡家庵村,镇党委指导成立大竹县佳赢祥劳务有限公司,构建“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专业团队规范运营”的管理体系,建立“技能培训 精准匹配 绩效激励”机制,与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带动426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1万元。整合省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优势,采取“支部领办 订单农业”方式发展糯稻种植300余亩,创新“稻虾轮作”一田两用种养模式,打造农旅文融合产业园。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通过“劳务输出 特色种养”双线增收,让村民“土地有租金、务工有薪金、入股有股金”,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党建涵养“文明乡风”小村庄绘就“新画卷”。探索“党建 文明实践”载体,文星镇方斗村以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强化“支部引领 群众自治”双轮驱动,通过举办稻田摸鱼运动会、孝老爱亲坝坝宴等特色活动,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培育志愿服务队伍2支12人。创新运用“川善治”智慧平台,上线书记会客厅、村民说事等功能,实现群众诉求线上收集、村级事务云端管理,累计解决群众诉求120件。实施“惠民实事暖心工程”,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食堂等阵地,每年发放助学奖金3.8万元,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2024年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带动群众务工增收30万元,形成“文明浸润 产业反哺”良性循环。如今,方斗村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志愿队伍从12人壮大至50人,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最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