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38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5-08-26
点击数:人次

蒋依武委员:

您在县十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与效益评估的建议》(第13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为巩固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成果,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规范项目管理程序,防范建设管理违规违纪行为。2025年县农业农村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压实专项整治责任,聚焦省委巡视、高标准农田专项整治、农田水利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不断完善监管新模式,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贯穿整治全过程,持续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群众有感可及,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大竹县耕地三调数据117.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97.54万亩,


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5.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63.2万亩)。大竹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始建于2019年,至2024年分年度建设高标准农田共38个标段,涉及全县2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建设面积31.57万亩,于2020年5月逐年完成并投入使用。

二、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机制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短板及难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管理,于2024年12月完善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制度并印发了《大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运行管护办法(试行)》《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加强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竹农函〔2024〕223号)《大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一)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督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建筑材料、统一检查验收“四统一”制度,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实行监理、业主、镇村、第三方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监管方式,项目监理单位派驻了常住工地监理人员加强质量监管,长期巡查于各施工现场,坚持“勤指导、勤检查、勤培训”的“三勤”制度,加大工程用材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了工程材料、设备和安砌“三关”的控制,严格施工标准和流程,全方位监督,把好工程量和原材料关。主动邀请县纪委和县级相关部门下沉项目建设乡镇联合开展项目监督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诉求和突出问题,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廉洁高效。

(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

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管并重。一是完善管护机制。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将竣工工程资产量化后移交到各乡(镇)、村,履行管护责制。由乡镇制定管护方案、落实管护人员,做到勤管、勤护、勤巡查,保证高标准农田运行正常。二是落实管护经费。县政府按照10元/亩的管护投入标准设立农田基础设施维护基金,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管护费用和基础设施维护,并由县财政局按标准列入财政年初预算。2024年利用上级专项资金落实管护经费80万元,2025年正在向县政府申请管护经费206.7万元。三是注重建后利用。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不留死角”的原则,通过“三网”配套,使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耕地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农耕农艺措施、新品种、新技术、新物质以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了项目区群众投入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为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着力解决项目建设风腐

一是充分利用县纪委监委“慧监督”大数据平台,加强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职工作人员管理。通过以案促改和典型案例,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警示教育,形成强大震慑力,压实工作履职责任,层层传递反腐压力,把高标准农田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二是全面复盘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违纪违法特征,重点抓住项目建设关键,找准腐败滋生点,深刻剖析违纪违法作案手法,对标对表抓好问题整改。以警示教育和现身说法为抓手,进一步筑牢廉政防线,强化职工思想教育和责任担当,监督指导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倾听群众诉求,深入开展“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便道设计不合理、农机下不了田、田埂关不住水、田面不平整、后期管护、田间石头多及拖欠工资等问题,再排查、再梳理,加大整治力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