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20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5-08-26
点击数:人次

刘世友委员

您在县十次会议上提出的《健全原麻保供体系,筑牢苎麻产业发展根基》(第120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加快编制苎麻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条

    大竹县作为全市苎麻主产区(种植面积13.5万亩,占全市60%),在市苎麻专班的指导下,正与国家麻类研究所合作,加紧编制《苎麻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申报方案》,充分利用达州市在苎麻资源、市场、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产业发展思路,以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推进达州苎麻种植装备规模化、收割过程机械化、产品加工现代化、产业链条完整化、产品品牌高档化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扩大苎麻产业规模总量,实现以苎麻纺织产业为主导、上下游产业贯通联动的苎麻全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苎麻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苎麻纺织服装品牌,打造中国苎麻产业新高地。在未来五年内,全市苎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实现苎麻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的目标;打造世界一流、国际领先的苎麻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基地,引领我国苎麻科技创新与开发。

二、全力推动苎麻扩面提质,健全原麻保供体系

    一是优化种植布局。以达渝高速公路大竹段为轴、竹阳-川主苎麻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石河、月华、杨家、清河”及“清水、庙坝、欧家”两片区为翼,形成山前“一轴一中心两片区”的传统种植带,以麻农分散种植为主,逐步向大户集约种植方向发展;以石桥铺、观音、高明、杨通等乡镇为重点,点状辐射带动山后其他乡镇,形成山后“多点连片”明月山苎麻产业绿色高效示范带,以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集约化种植为主,带动麻农分散种植。二是推广优良品种。目前,我县主要推广“川苎16号”优质苎麻,同时大力实施苎麻扩面提质工作,预计到2026年底全县苎麻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年产原麻3万吨以上。三是新建苎麻制种基地。为解决种子不足问题,今年,在市农科院指导下,我县新建1个“川苎16号”苎麻制种基地,年产苎麻良种达1800公斤,可满足年扩面5万亩的需求。

三、设立专项发展资金,为培育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2024年9月,我县印发了《大竹县支持苎麻产业突破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八条措施》。措施要求,2024年及以后,县级财政每年预算苎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苎麻种植扩面品改,鼓励购置打剥机械和烘干设备,扶持集体经济组织做好收储工作,支持建设研发平台,鼓励强链补链、提质增效、集聚发展。2024年度设立苎麻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项目3个,使用县级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苎麻智能高效打剥设备研发,高支苎麻、天丝、棉多合一混纺技术设计研究,苎麻纺织纤维、纱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四、聚力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一)本土企业研发升级小型苎麻打剥设备。大竹县科隆农机专业合作社、大竹县杨军家庭农场,大竹县宏景机械等本土企业,结合大竹实际情况,已研发出科隆系列、杨军系列、宏景系列等小型苎麻打剥机10余款,其效率是手工打剥的10-15倍,目前全县已推广使用近千台。

(二)院企联合研发苎麻收割打剥一体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达州市农业机械研究推广站联合四川省川达立盈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大竹县乾城家庭农场,基于四川丘陵山区苎麻园地理条件和苎麻麻蔸分布特点,联合研发苎麻收割打剥一体机。项目已于2024年立项,目前已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