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9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5-08-26
点击数:人次

桂义国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八渡乡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第129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县域特色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大竹依托糯稻、苎麻、白茶、竹、香椿、小龙虾特色产业,擦亮“农业”金字招牌。2024年,大竹品改苎麻1.8万亩,苎麻种植面积13.5万亩,产原麻1.19万吨,产值达4.5亿元;白茶种植面积8万亩,产干茶691吨,产值20亿元;种植糯稻20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3.5亿元;香椿鲜芽产量1.5万吨,产值3亿元,全产业链7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糯稻)全产业链典型县、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县等多项荣誉。2025年国家(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第一次绩效评价大竹县荣获全国第一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竹县以糯稻、白茶、苎麻、香椿、竹、小龙虾“六张名片”为重点,深入实施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韧性十足、颇具规模的“农链”集群,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出台“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制定落实猪十条”“粮十条等政策文件,投入资金1.3亿元,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例如县畜牧中心全力争取各级资金继续实施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持续推进规模场稳定发展。加快指定通道建设,进一步规范屠宰场管理,开辟防疫检疫绿色通道,保障15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和29个省级产能调控基地的生产发展;继续推广中小规模养殖场补栏出栏补贴制度,保障大中小各类型养殖场户全面发展,支持中小养殖场户扩产,支持中小养殖专业户及散养户尽快补栏;主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养殖保障,确保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场全部参保;整合资源盘活闲置猪场,促进养殖场满产。争取省级资金114万元开展生猪良种补贴,对能繁母猪成功配种按照40元/胎给与补贴;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75万元对一次性引进10头以上的能繁母猪给与补贴,根据补栏数量统筹安排资金,单头最高不超过1000元,安排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460.9834万元对2024年智慧动监系统内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给予出栏奖励,根据出栏数量统筹安排奖励资金,支持生猪(黑猪)产业发展。

(二)打造产业金字招牌

是大小结合,以“龙”育“雏”。扶持壮大东柳醪糟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5000万元,带动4万户农户种植糯稻、年产糯稻10万吨,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柳醪糟公司跻身“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支持百岛湖公司与21家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建成西部第一的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带动全县1万余农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3万余亩,年产优质小龙虾4500吨、生态优质水稻1.5万吨,亩均增收4000元。二是远近结合,城乡同步。大竹经开区位于城郊结合部,目前产业定位中明确将“农产品加工”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注册有大竹白茶、大竹香椿、大竹糯稻、大竹苎麻、大竹竹笋等农产品牌。截止2024年底大竹共有绿色食品15个、地理标志产品6个(其中市场监管局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有机产品15个、3个特色农产品入选省级“天府粮仓”共用品牌。力争2025年全县发展特色农产品100万亩,年产值100亿元,绿色食品再增加3个。

(三)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一是电商赋能促“销”。支持民营企业健全电商服务体系,先后建成电子商务集聚区1个、农产品电商39户、农村淘宝站(点)50个,着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末梢”。充分发挥电商带头人作用,先后培训电商人才1100余人次,带动120余名脱贫群众成功创业。充分挖掘县域内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质量认证、品牌打造、平台建设,先后培育出糯稻、香椿、苎麻等特色农产品43种,拥有“三品一标”产品1个、文旅产品5个,交易额累计达17亿元,带动周边基地群众人均月增收800元。2022年4月13日,225公斤“大竹香椿”经网销出口加拿大,开创达州市鲜货农产品出口先河。二是利益联结增“收”。近年来,大竹县深入实施“人才提能”计划,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50名,新增省级家庭农场5家、合作社5家,市级家庭农场20家、合作社10家,重点对全县产业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主进行培育,形成更多的“田专家”“土秀才”人才梯队。建成靠近场镇服务业、经开区工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安置点共39个,带动搬迁脱贫群众就近就业或临时务工2190人,人均月增收近1000元。坚持“三统两保”联农带农,东柳醪糟公司创新“公司 基地 农户”“公司 专合社 基地 农户”等模式,带动4万农户种植糯稻20万亩,实现产值3亿元、亩均增收690元,务工就业月收入达2800元。三是农旅融合提“质”。开展“中国糯米之乡”创意农业建设,打造九银美丽休闲乡村,建设糯稻文化主题公园。配套建有糯稻文化广场、彩色游步道、景观小品、停车场,举办品尝糯米系列食品、糯稻文化节、广子赶村、小龙虾美食文化节“一节一会”活动,实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成功创建东汉醪糟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38万人以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