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2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5-08-26
点击数:人次

罗飞宇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入户路硬化的建议》(第132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依托项目库建设管理,做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严格落实《四川省乡村建设行动任务清单管理操作指南(试行)》《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库建设操作指南(试行)》相关要求,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审核、部门审查、县级审定的程序将群众有需求、工作有基础的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项目优先纳入项目库。如:村内道路(含入户路)等。

二、创新资金保障,破解投入难题。全县将持续加强财政投入,整合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基金)、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农村公路部分),形成“财政补助 社会帮扶 群众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三、严格实施程序,方式灵活多样。目前我县执行工程类发包方式的文件有:《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实施意见》(川发改农经〔2021〕43)、《大竹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竹府发〔2022〕16)、《关于印发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2022版)的通知》(达市府办发〔2022〕36)、《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意见》(竹赈中心〔2021〕20)。各项目乡镇、村根据项目的财政资金投资额度选择发包方式。

四、严控质量标准,健全管护机制。目前,我县农村道路施工标准依据《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T51224-2017)及《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 3311-2021)的相关规定,结合道路的性质、功能、交通量、沿线自然条件和现状情况,设计速度:15km/h,路面宽度:3.5m、采用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实行“谁建设、谁负责”的质量责任追究制。为加强后期管护,实行“谁受益、谁管护”的项目管护责任制,合理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开发的公益岗位,设置道路管护员。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