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鹏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大竹县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建议》(第10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深耕特色产业乡镇建设,筑牢“一镇一品”产业根基
大竹县以团坝镇白茶产业为核心,依托省级优势特色产业乡镇建设项目,分两期构建农业生产、加工、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一期聚焦设施设备升级,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网、加工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白茶产业加工能力,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硬件基础。二期重点向“文化 科技 品牌”赋能:建设绿色优质高效茶园,推进标准化种植与绿色防控技术,提升原料品质;引入浙江大学等科研力量,研发冻干闪萃茶饮品、白茶精酿啤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大竹白茶”数字文化图谱、建设AR研学体验区、品牌展示区,推动“农业 旅游”“康养 旅游”融合。
二、构建“糯稻 ”全产业链生态圈,激活“中国醪糟之都”潜力
围绕“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优势,大竹县推进糯米(醪糟)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着力补齐原料端与加工端短板。聚焦加工环节智能化升级,支持四川东柳醪糟等企业引入设备,提升加工自动化水平;同时布局酒曲加工生产线,实现糯米碎米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3亿元,带动4万农户10万群众增收,到2026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76亿元,形成“品种培优—绿色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闭环发展模式,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产业地位。
三、突破农产品加工瓶颈,培育“双名片”产业集群
以省级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为契机,大竹县重点推进冻干醪糟与苎麻两大产业深加工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精深加工 绿色制造 数字转型”升级。(一)冻干醪糟项目:科技赋能打造“东方奶酪”爆品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四川东柳醪糟公司,投资6186万元建设冻干醪糟生产线,开展扩能增产、智能化技改与新品研发。采用冻干干燥工艺,保留醪糟风味与营养,开发红糖、水果等系列冻干产品,预计年产1600吨,产值达2.0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营收6000万元,带动5000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同时通过智能设备升级实现节能降耗,树立绿色生产标杆。(二)苎麻加工项目:延伸纺织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针对“中国苎麻之乡”产业瓶颈,投资1200万元支持
四川亚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扩建,购置精梳机、细纱机等设备,采用生物脱胶等新技术提升纤维品质,年产苎麻纱线600吨、精干麻1000吨。项目预计年新增营收6000万元,带动2万种植户增收,推动苎麻纺织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助力企业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一)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糯稻产业开发出了糯米酒、糯米糍、糯米粉等系列产品;苎麻产业从单纯的原麻加工向高档苎麻纺织品、苎麻生物制品等领域拓展;白茶产业除了传统的茶叶产品外,还开发出了冻干闪萃白茶咖啡、白茶豆干等新产品。
(二)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依托五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了九银美丽休闲乡村和糯稻文化主题公园,举办糯稻文化节、白茶采摘节、香椿采摘节等系列活动,实现了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成功创建东汉醪糟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云峰茶谷AAA级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达12.4万人以上,带动茶区群众人均年旅游增收3000元以上。
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打造了“大竹白茶”“大竹香椿”“大竹糯稻”“大竹苎麻”“大竹竹笋”等区域公用品牌,制定了品牌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品牌使用行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截至2024年底,大竹拥有15个绿色食品、6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和以“国礼”白茶为代表的15个企业产品品牌矩阵。
(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大竹特色农产品。通过举办线上直播带货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销量。大竹香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2024年,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累计达17亿元,带动周边基地群众人均月增收800元,还实现“大竹香椿”出口加拿大。
(三)培育农业知名品牌:大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滋竹尝乐”成功注册,成功申报“大竹白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大竹白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证明商标;“大竹香椿”“大竹竹笋”“大竹醪糟”“大竹糯稻”被农业农村部收集到“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中,持续打造“大竹香椿”“大竹苎麻”“大竹醪糟”等行业公用品牌,提升“东汉(东柳)醪糟”“席醪糟”“利民醪糟”“玉竹牌苎麻球(纱)”“玉苎牌新材料”“巴蜀玉叶白茶”“国礼白茶”“蜀玉白月白茶”“庙坝秦王桃”“图拉香香椿酱”“贺家豆干”等重要农产品品牌。推动成立大竹品牌发展联盟,推广和运用“滋竹尝乐”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挖掘“竹字号”农产品品牌文化。推进竹菜工业化进程,开展香椿、竹笋、醪糟、鱼头、手撕鸭、豆干等竹乡美食、竹菜地道食材和标准化竹菜产品推广行动,把竹菜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结合您的建议,增添工作措施,积极向上争取,为做大做强大竹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努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特色产业发展股 成阳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