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共大竹县委编办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来源:信息公开办
发布日期:2016-02-19
点击数:人次

​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中共大竹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中共大竹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大竹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在中共大竹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全县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工作,既是县委的工作部门,也是县政府的工作部门,列入县委机构序列。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2016年全县工作的总体部署,县委编办2016年主要工作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主动适应和服务新常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百镇建设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严格控制和优化配置机构编制,为建设“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部门概况
    中共大竹县委编办是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单位。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6年中共大竹县委编办收入预算总额为68.54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68.54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68.5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64.78万元,住房保障3.76万元。
    四、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中共大竹县委编办的部门预算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为全县各单位购置编制卡、法人证书、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管理等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中共大竹县委编办机关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机构编制日常工资、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的经费支出。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78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的经费。
    (二)住房保障支出3.76万元,主要用于:我办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5.3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1.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74万元。
    (一)因公出国(境)未安排。
    (二)公务接待费与2015年持平。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和县委县政府十三项规定要求,严格控制接待规模及接待标准。
    2016年公务接待费计划用于主要用于部门工作开展等涉及的接待;外地来大竹交流学习、专题研讨、交叉检查指导等涉及的接待。
    (三)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2015年预算上升7%。单位现有公务用车(轿车)1辆。
    2016年安排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74万元,用于公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方面支出。主要保障机关执行公务活动、开展工作调研、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附件: 表1、2016年中共大竹县委编办收支预算总表
          表2、2016年中共大竹县委编办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表3、2016年中共大竹县委编办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表

表1:2016年中共大竹县委编办收支预算总表


 

单位:万元

收          入

支             出

项              目

2016年预算数

项              目

2016年预算数

一、当年财政拨款收入

68.53

一、一般公共服务

64.78

二、行政单位教育收费收入


    其他共产党事务

 64.78

三、事业收入


二、住房保障

 3.76

四、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住房改革支出

 3.76

五、转移性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从其他部门取得的收入


 


   从不同级政府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


 

 

本  年  收  入  合  计

68.53

本  年  支  出  合  计

68.53

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


三、事业单位结余分配


八、上年结转


    其中:转入事业基金


    其中:事业单位经营亏损


四、结转下年




    其中:事业单位经营亏损










收      入      总      计

68.53

支      出      总      计

68.53

注:支出列支类、款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