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05-24
点击数:人次

​《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竹府发〔20216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抓住“四川省获批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及达州将被确定为全省数字经济“1+7+1”重要支点之一的良好机遇,全面落实《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达市府发〔2020〕20号),助推大竹建设“两个新高地”,形成具有较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意见要求,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市场主导、重点突破,开放共享、安全规范”为发展原则,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发展主线,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加快实现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新高地和川东北渝东北开放合作新高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县数字经济总量超130亿元,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互联网、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支撑作用更加突显。把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和智慧大竹建设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大竹县新兴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大竹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释放新活力;运用大数据促进政府管理和治理模式创新,加快实现政府效能提升、城市科学治理、民生福祉改善。

二、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

(三)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以电子商务集聚区、天使科技孵化园和川渝合作示范园区为载体,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软件开发、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及其配套产业,培育15户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打造大数据应用场景,推进政务服务、普惠民生、公共服务、产业创新领域大数据应用,培育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先进的示范融合企业,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制造、手机零部件、互联网信息服务及配套产业,打造川东渝北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中心。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综合配套能力,突出OPPO等手机终端制造,围绕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招商,促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积极落实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集聚快速发展。

(五)促进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促进5G产业突破发展,加大5G基站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一杆多用”试点建设,实现商业街区、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区域5G全覆盖,率先在主城区实现5G规模商用。开展5G示范工程建设,实施5G在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积极引入和培育5G产业相关企业,构建5G产业链。积极培育物联网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深度应用。

(六)发展智慧泛呼叫、人工智能标注、直播电商、软件开发等特色产业。积极对接西南(达州)智慧泛呼叫中心,整合各类非应急类政务呼叫系统,大力发展泛呼叫服务特色产业。利用大竹县职业中学和达州百岛湖职业技术学校2所中职学校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和培养,营造推进智慧泛呼叫产业发展的优越基础环境。同时,加快县域数据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深度挖掘县域人力资源,研究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引进一批人工智能标注、直播电商、互联网教育、软件开发运营等产业企业落地。培育营业收入上千万的呼叫企业1户。

三、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七)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企业云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典型行业深化应用。实施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建立上云企业后备资源库,实施2019至2021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上云企业100户以上,打造上云示范企业2户。支持工业企业加强对机器设备、业务系统、产品模型等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提升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能力。

(八)深入实施智能制作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加快设备及生产线的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工”,建设4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互联网+协同制造”创新应用示范企业2户以上。

(九)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完善农业农村领域统计监测、预警防控、质量安全、综合服务等信息系统建设,依法依规推进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完善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打造新业态,培育新经济,重构农业农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大竹造”为标签,快速推动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等农产品加工生产,推动农业与旅游协同发展,精准发展乡村游、休闲游、农家乐等,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立足粮油、畜禽、茶叶、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规模化智慧化种养基地,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体系,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构建集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

(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发展食品、农产品、文旅等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鼓励大型商场、连锁超市等零售企业开办网上商城,依托原有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商业资源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引导餐饮、酒店、娱乐、家政等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线上营销、实体消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大竹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四、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十一)强化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采取“云网一体”建设模式,加强政务云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政务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汇聚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行业数据,推进大数据基础资源池建设,为大数据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完善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和应用,推进部门(乡镇)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云端交互”,形成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体系,构建统一、高速、稳定、安全、弹性的网络通信环境。支持城市公共设施、建筑、电网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城管与智慧社区融合发展。

(十二)提升政府数字化监管水平。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省市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化在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监管、公共区域监管监控、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配合推进全省统一的“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十三)提高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加快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和政务云平台建设,推动跨领域、跨平台、跨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对跨部门、跨领域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政务目录区块链建设,使政府行为可视化、透明化,推动全县政务大数据的汇聚共享、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营商环境。加快“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健全全县统一的政务服务热线办理机制。建设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应用平台和“智慧大竹”APP,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农村偏远地区延伸,充分发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事功能,充分拓展社会第三方办事渠道,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马上办”和“一次办”。构建以人为本的政务服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以及电子文档在线归档,整合智慧城管、政务服务、民生缴费、公安视联网等数据资源,建设城市AI云脑及数字档案馆建设。支撑庙坝镇省级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工作推进。

五、深化智慧社会建设

(十四)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持续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推进智慧教育学校建设,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更新完善“班班通”设备,推广平安校园、无线网络校园,推进19所智慧教育学校建设。依托国家、省市平台,积极推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入应用与协同发展。建设城域网监控中心,监控教育系统网络运行状况,同时,把宿舍楼、学校内部等视频监控集中管理,图像资源实现分发共享。实施校园明厨亮灶工程,通过视频清晰了解食品各个加工环节的状况,打造安全透明食堂。推动各类学校对接线上线下,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开展“直播+点播式”个性化教育和精准化教学管理,提供多样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十五)积极发展智慧医疗。加强健康大竹建设,积极配合完善互联互通的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各类人口和健康相关数据库,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应用和业务协同。创新“互联网+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打造一批智慧微型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建立完善大竹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将政策发布、预约挂号、专家查询等便民功能接入“智慧大竹”APP服务渠道,推动医疗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端应用,向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发展个性化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开展高质高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搭建远程医疗合作网,建设县域医共体,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功能,提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结算效率和就医便利体验,实现医保信息系统与医疗服务系统实时联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实时监管,防范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十六)积极发展智慧文旅。推进数字化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打造全县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构建市、县(市、区)、乡(镇)、企业等智慧文旅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体系,建设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文旅小镇、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示范样板。探索推动自然景观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提高旅游数字化管理、精准营销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开展文化下乡、免费培训、非遗展示、文艺展演线上活动。开展网络图书馆建设,实现通借通还,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旅游咨询服务平台建设,纵向对接国家、省、市旅游平台,实现旅游数据的多维度挖掘整理、统计分析、科学预测,对外提供旅游宣传、旅游指南等服务,对内把控城市旅游资源、游客量、旅游配套等信息,进一步提升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工作。

(十七)发展智慧交通物流。大力推进交通设施数字化。突出抓好冷链物流、大宗物流、快递物流三大物流业态,实现对川东渝北地区供应链物流信息的统筹整合,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抓好智能仓储系统、冷链物流中心等建设,积极探索打造无人机配送示范区域。改造建设以“互联网+物流”为主的智慧物流平台,建立覆盖川渝的货源信息网络,为平台货车提供综合服务,有效解决物流配送、司机找货、往返配货等问题。统筹匹配车源和货源,促进快速达成交易,减少车辆空跑及配货等待时间,提升货运效率。

(十八)积极发展智慧金融。逐步建立金融与政府、其他行业领域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加强金融数据的交换共享和协同流动,为金融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提供支撑。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整理工作,建设大竹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与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对接。

六、保障措施

(十九)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加强视频采集终端、电子标识、RFID射频传感器、复合传感器及各行业专业无线传感器等海量多类型的信息传感设备的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扩容出口带宽,提高网间流量疏导能力和互通效率。全面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改造。增强窄带物联网(NB-IoT)接入支撑能力。实现高速光纤网及4G网络城乡全面覆盖,支持通信企业开展5G网络规模组网及5G技术商业化应用,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争取省级数据服务中心、云计算中心等落户大竹。引导数据中心向大规模、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提高数据中心数据平均上架率。

(二十)推进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企业云、安全云、工业云平台等载体建设,围绕数字经济重点行业领域发展需求,以产业数字化共性关键技术应用为重点,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及行业研究机构等在大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校企训练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构建多层次自主创新体系,提高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能力。

(二十一)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各有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集群。举办好区域数字经济论坛,打造立足大竹、面向川渝的数字经济品牌。加大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扶持和激励力度,鼓励重点企业实施品牌推广战略,着力塑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产品和服务。

(二十二)探索数据资源开放与保护。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府门户网站,构建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积极推动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鼓励企业和公众发掘利用开放数据资源,不断释放数据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和措施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研究保障大数据流通交易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对脱敏后的数据进行市场交易。

(二十三)健全安全保障体系。针对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共享和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云平台安全管理,加强网络空间实体身份管理。完善数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网络安全风险预警、情报共享、研判处置和应急协调机制。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线,加强重要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大竹县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全县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建立大竹县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制度,借助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专家平台,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建议,为重要应用项目及工程实施提供决策咨询。

(二十五)加大要素保障。对满足产业布局导向的数据中心和数字化高载能产业项目,实行支持性电价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创新平台等基础设施新增及重大项目,落户投产的数字经济型企业,优先保障土地使用,给予贷款贴息等资金支持和水、电、气等要素保障资金补助支持。

(二十六)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十百千”数字经济人才计划,依托“达州英才计划”引才行动、采取项目协作、校企联姻、周末工程师等方式,柔性引进国内外数字技术高端人才。大力培养数字经济创新人才,鼓励县内职校开设数字技术相关专业、建立实训(实践)基地,将数字经济骨干人才纳入全县干部培训重点项目。支持校企地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业平台。

(二十七)探索统计指标体系。按照《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探索开展针对大竹数字经济新领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专项统计研究,明确统计口径,探索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建立县级数字经济核心指标的定期发布机制和动态监测制度。

大竹县人民政府

2021年5月1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