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府发〔2007〕19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抗旱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有关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抗旱减灾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当前抗旱减灾工作,保证全县人畜饮水安全和春耕生产的顺利推进,现就抓好当前抗旱减灾工作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正视旱情,紧急行动抗旱减灾
当前,正值我县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受去年特大干旱及去冬今春气温高、降雨少、工程蓄水差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县大部分地区旱情比较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和困难。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有中等强度春旱发生,5月有近25天左右的初夏干旱。目前,一些地方大春育苗已受到影响,部分场镇实行计划供水,很多地方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全力以赴抓好抗旱减灾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竹乡百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清醒认识灾情严峻形势,务必把抗旱减灾工作作为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以抗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以抗旱减灾的实际行动检验政府系统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成效,从而进一步坚定“抗灾夺丰收、减灾促发展”的信心,周密安排部署,迅速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二、狠抓关键,务求工作实效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当前抗旱的各项措施,集中力量抓到底。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深入抗旱第一线,发现、处理和解决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实际问题,做到“五个千方百计”:一是千方百计保人畜饮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科学合理调度现有水源,优先保证人畜饮水,尤其是人的饮水。对缺水场镇和旱山村,要根据干旱发展情况,及时启动抗旱救灾一级预案,组织开展好送水、找水服务,着力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要加快人饮安全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工程尽早发挥作用。二是千方百计育苗保苗。目前,正是春育春播的关键时期,各地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广辟水源,实行湿润管理,保住大春“六苗”,为实现大春的满栽满插奠定基础。对死苗情况要进行一次认真调查,及时多补育多补种,为预防灾害提供充足苗子。对已栽玉米、蔬菜等作物,要采取抽水、提水、戽水、引水、放水、挑水等办法抗旱保苗,尽力减轻旱灾损失。要认真分析水情,分类采取措施。对望天田、高塝田、漏筛田,要坚持走旱路;对大沟、正冲田,必须保住秧苗,抢水早栽早管。要积极采取集雨灌溉技术、节水栽培等综合措施,实现以早制旱、以旱制旱、以改制旱、科技制旱、以多制单的目的。三是千方百计保投入。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抗旱资金支持,努力增加抗旱投入。县红十字会等组织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捐物,支持农民群众抗旱夺丰收。四是千方百计防洪度汛。大旱之年往往伴随大汛,要一手抓抗旱、一手防大汛,认真完善工作预案,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要加大水毁工程修复改造和病险水库整治力度,搞好地质灾害治理,加紧做好防汛物资准备,争取防汛抗灾工作主动权。五要千方百计保稳定。各级党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协调用水的担子,搞好水资源调配工作,避免水事纠纷,更要防止因水事纠纷引发不稳定因素,酿成群体性事件。
三、明确职责,增强工作合力
抗旱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增强合力,共同打好打胜抗旱减灾总体战。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发动群众,充分发挥抗旱减灾工作主力军作用。县救灾办要加强灾情的收集和汇总,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农业部门要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抗旱保苗的技术指导。林业部门要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杜绝森林火灾发生。水务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农机部门要加大提灌机具维修力度,保证在抗旱时提灌设施能充分发挥作用。卫生防疫部门要深入缺水场镇和旱山村,加强卫生检测,确保水质安全。畜牧部门深入到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家园”,研究落实保证牲畜饮水的措施;要按照“政府包密度,部门包质量”的要求,扎实抓好春季动物免疫的查漏补缺。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准确发布天气信息,做好人工增雨准备工作。财政部门要管好用好抗旱救灾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民政部门要切实关心和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抓好核灾救助工作。宣传、广电部门要加强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干部群众沉着应对旱灾,并积极抗灾自救。公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从重从严打击造谣生事、迷惑群众的违法行为。
四、严肃纪律,确保工作有序
一是强化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做到统筹兼顾,主要领导要亲临一线指挥,乡村干部要投入一线战斗,确保各项抗旱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值班。各乡镇、各部门要落实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保证通讯畅通,随时收集、掌握、处理有关情况。三是强化督查。各片区督导组要加大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暗访力度,对工作重视不够,行动缓慢,措施不力的单位将通报批评,对工作失职失责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二○○七年四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