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大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信息公开办
发布日期:2013-04-03
点击数:人次

 

竹府办〔2013〕36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大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3月26日       

大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效益,根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交函〔2011〕947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各项制度,坚持“全面管养、保障畅通、注重实效、分级负责”的原则,遵循“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全县农村公路向“建养并重、均衡发展”转变,确保“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规范”。
    二、目标任务
    (一)通过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2012年至2014年),全面落实《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交函〔2011〕947号)、《大竹县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竹府办〔2012〕87号)要求,构建符合全县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通过活动开展,确保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县道达到100%、乡道达到60%、村道达到50%。农村公路技术状况(MQI)实现稳步提高,县、乡道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村道提高2个百分点;基本消除农村公路四、五类危险,路基、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等技术状况基本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县道、乡道绿化率达到70%,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村道绿化率达到50%,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三)2013年创建省级农村公路示范乡镇2个,创建文明示范路县道30公里、乡道21公里、村道31.8公里。
    规划创建省级农村公路示范乡镇:中华乡、竹北乡。
    规划创建文明示范路:
    1.县道30公里:竹庞路(大竹—柏林)
    2.乡道21公里:田黄路(黄家—杨家)
    3.村道31.5公里:竹北乡北塔村—月华乡蔡家庵村(16.8公里)、牌坊乡—高穴镇—庙坝镇(15公里)。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范围。县境内县、乡、村道及所属桥梁、涵洞、沿线附属设施等。
    (二)参加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养护段、县路政管理大队。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3月—2013年3月)。县上成立大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明确县、乡、村道及所属桥梁、涵洞、沿线附属设施等管理养护责任主体、管理养护标准,签订管理养护年活动责任书;各地制定本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电视、展板、标语、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管理养护年活动的意义,切实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氛围,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取得实效。
    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4年9月)。
    (1)集中整治实施。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养护段、各乡镇人民政府集中对各自管养范围内的农村公路、桥梁及附属设施病害进行整治,确保路面平整无坑凼、水沟畅通无堵塞、边坡护坡挡墙稳固、附属设施完好、路容路貌整洁干净,达到《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文明路验收标准》(附件2)。
    (2)建立常态化日常养护机制。
    ①完善监督考核制度。依据“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文明路验收标准”、“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验收标准”(附件3)对全县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进行监督考核。县交通运输局每季度对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进行一次检查考核,乡镇人民政府每月应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一次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
    ②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切实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户(帐)的设置,并建立起养护管理合同(协议)、养护人员收款签字凭证等资金支取台帐,要规范养护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管理等行为,加强资金管理使用的检查、监督、考核,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
    ③推行管养信息化制度。县交通运输局要在2013年6月前完成全县道路管养电子档案系统(软件)的开发、管理和维护,加快建立全县“一路一档,一桥一档”的管理养护电子基础数据库,形成较为完善、全面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电子档案,推动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信息化。县财政局要切实做好系统(软件)开发经费保障。
    ④建立巡查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养护巡查制度,加强对管辖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巡查力度。县交通运输局每月至少巡查一次,乡镇人民政府每旬至少巡查一次,巡查中发现问题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将并予以通报批评。
    ⑤加强信息报送。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报送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管理养护年活动开展情况。按照不同阶段任务,各乡镇要及时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每半年报送1次工作总结。
    3.总结评比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对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三年活动进行总结评比,对连续3年被评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和文明路的乡镇、部门及个人,县委、县政府给予表扬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被省交通运输厅表彰奖励的示范乡镇和文明路,按规定予以奖励。
    四、保障措施与要求
    (一)建立健全机构。按照“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验收标准”要求,各乡镇要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名称统一为:大竹县XXX乡(镇)交通管理办公室。明确1名副乡镇长主抓,配备3名以上养护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乡道、村道公路的养护及管理工作。县交通运输局要积极指导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参与村道的路政管理,引导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员、沿线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路保护工作,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与养护生产相结合,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农村公路安全、完好、畅通。
    (二)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要严格按照《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竹府办〔2012〕87号)规定,预算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补助资金,并根据管理养护考核情况进行及时拨付。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解决乡、村道路养护资金缺口,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取得实效。
    (三)严格养护作业规程。各乡镇、县交通运输局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出台的农村公路管养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以及《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竹府办〔2012〕87号)要求,认真实施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大修和中修工程。要结合季节特点开展针对性养护,春季防毁、夏季巡查、秋季恢复、冬季补修,使农村公路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县政府每年将组织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并纳入县政府绩效考核。
    (四)加大路政管理力度。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禁止超限超载车辆通行(各级应根据公路设计的荷载等级提出限定车货总重要求,并设置明确标志),按照《路政管理规定》,禁止在公路两侧红线控制区内建房、设置棚屋、摊点和修建其他建筑物,维护好路产路权。
    (五)鼓励技术创新。各乡镇、县交通运输局要结合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实际,研究推广适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以科技应用保证养护质量,提高效能。
    (六)大力实施社会监督。各乡镇、县交通运输局要对本单位列养的农村公路设立规范的养护公示牌(统一规范格式由县交通运输局另文下发),公布管理养护主管单位、承养公司名称或养护承包人姓名和养护质量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附件:1.大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验收标准
          3.四川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文明路验收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