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推动四川竹琴新发展 省曲艺家协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浏览次数: 来源: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近日,省曲艺家协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大竹县关于创建四川竹琴基地的汇报。中国曲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曲协主席张旭东,四川省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蓉,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赵蓉,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干部董晨晨,国家一级作曲王文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四川竹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罗大春,大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顿儒萍率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局、县文联、县文化馆一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蓉秘书长主持。

汇报中,大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顿儒萍详细介绍了大竹县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指出目前大竹已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扎实,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有力,具备申报四川省竹琴基地的充分条件。特别是依托竹文化载体,打造的四川竹琴《竹乡茶馆》获四川省群星奖一等奖。四川竹琴《竹琴声声》获中国曲艺类最高奖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这些都给大竹县进一步深化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憧憬和期望。为进一步弘扬“大道至简 虚怀若竹”的大竹文化精神,大竹力争以竹琴这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载体,打造竹琴体验、展演、训练基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文艺人才、推动大竹县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大竹文化知名度和宣传品牌力方面全面发力,希望省文联、省曲艺家协会在创建工作中予以专业指导和方向把脉。大竹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旅局、县文联、县文化馆相关负责同志依次发言。

针对大竹县的汇报发言,为更好地推动大竹县四川竹琴基地创建工作,曲艺专家老师、省曲艺家协会领导分别从竹琴传承保护、发展定位、人才培育、文旅融合、资金保障等方面支招儿并提出见解意见。国家一级作曲王文能建议要突出竹琴人才培育这个核心,多渠道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拘泥于竹琴,打开基地建设思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四川竹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罗大春建议要立足竹琴,拓宽曲艺乐器的表演形式,向竹产业上延伸,分批分步打造有代表性的竹乐器产业。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赵蓉建议,要按照“四川曲艺特色文化之乡”方案要求有序推动竹琴基地建设,省曲艺家协会将加大专家指导和人才培训支援力度。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干部董晨晨建议,要用差异化精准思维定位大竹县竹琴基地建设,在创建过程中积极构建一套对外识别度鲜明的竹文化曲艺产业宣传符号体系。

四川省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蓉指出,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专班抓创建工作;要突出人才和作品核心,用作品人才说话,推动优秀作品常演常新;要借力乡村振兴,融合绿色发展理念;要有一部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竹魂”大作,突出展示当代大竹绿色发展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加大全方位的宣传培训力度,借力用好省文联文艺宣传资源,发挥好中国曲协曲艺研修院在蓉优势,用好四川曲艺流动讲堂等培训资源。

最后,中国曲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曲协主席张旭东强调:一是要立足大竹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创建工作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思考谋划;二是要注重拓展“竹乐器”内涵;三是要通过小剧场、茶社等多元化阵地建设,满足群众对文艺生活的追求;四是要立足四川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契机,循序渐进推动主题创作;五是要强化资金保障,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