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4月9日下午,我县第一期党政领导干部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全体学员们前往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通过放在眼前的“历史”再现,感悟抗日英烈的英勇意志,感受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加强学员们对党史、新中国史的认识水平。县委书记李志超以普通学员的身份参加现场教学。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一个全面反映抗战时期发生在上海的两次重大战役“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上海人民14年抗战史实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所在地,曾是原宝山县县城旧址,也是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201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来到淞沪抗战纪念馆,李志超、蔡文华、杜权军、丁小伟、吴燕、吴继承、王新亭、李渠、熊洁、何红兵、胥廷武、汪武婵等学员们认真观看了展区陈列的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图片、实物等文物,回顾了中国军民在淞沪抗战中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并在每一件展物前驻足沉思良久。一行行解说词,一幅幅历史图像,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段段历史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祖国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惨无人道的暴行时,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军民不畏强敌,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为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奋勇杀敌的悲壮历史。
通过此次现场教学,学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深深地印在大家心中。大家纷纷表示,勿忘国耻,继承和发扬抗日先烈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务实创新,为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王晓林:今天到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学习,加深了我对中国军民抗击日寇的直观感受,对伟大的民族抗战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要时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守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职能优势,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用结合、学思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同时,主动参与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践行“大道至简、虚怀若竹”的大竹精神,发扬“三讲三有”的工作作风,为建成“两个新高地”、建成繁荣美丽活力大竹贡献党史人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 刘达建:通过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和系统学习中共党史,我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苦难辉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我们将严格遵循“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全民文明素质,综合提高城乡文明指数,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惠及于民,让全县人民共同参与创建、享受创建,共同创文明城、做文明人,为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贡献力量。
杨通乡党委书记 张成兵:参观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内心震撼,该展馆用先进的展示理念,客观真实的还原了淞沪会战的历史原貌,就是要进一步的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下来后,我们一定要把我们大竹县红色杨通建设好,深度挖掘好红色资源,用心讲好红色故事,努力发展红色产业,有效推动红色教育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为开启繁荣美丽活力大竹新征程贡献杨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