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
大竹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在县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县人民政府县长何长华
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提到了
现代农业“5+5+3”产业体系
“5+N”特色农业名片
六网
“三大”活动
“一环两轴五区”城市空间布局
······
这些名词描绘着大竹未来发展的
宏伟蓝图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最关心的热点、焦点
你知道它们的准确含义吗?
今天为大家推出
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的名词解释
一起来涨知识
↓↓↓
现代农业“5+5+3”产业体系
持续打造竹、苎麻、香椿、糯稻、白茶“五张名片”;壮大粮油、畜禽、蔬菜、水果、水产(小龙虾)“五大产业”;努力提升现代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烘干冷链物流“三大支撑”能力和建设水平。
“5+N”特色农业名片
打造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五张名片”和小龙虾、金槐等特色产业。
六网
路网、水网、电网、田网、气网、讯网。
四个不摘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一环两轴五区”城市空间布局
“一环”即加快环城路建设,确保到2025年竣工,全面拉开城市主骨架;“两轴”即依托竹凤大道、北城干道,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十字型”发展轴;“五区”即打造北部新城、中心商业城、东柳产城融合发展区、南城文化休闲集聚区、东湖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一环四横三纵”骨架路网体系
“一环”即环城路;“四横”即北城干道、东湖大道、迎宾路-云东大道、绿竹大道;“三纵”即北沙路、竹凤大道、柳木路。
“一核两带三副四轴多点”县域总体布局
“一核”即以竹阳、白塔、东柳3个街道为核心的中心城区,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两带”即向南推进以庙坝为重要节点的“融入重庆产业带”;向北推进以石河为重要节点的“临空港高铁经济带”。“三副”即建设石河、庙坝、周家三大县域副中心。支持石河镇深度融入达州“南拓”,打造达州-大竹产业经济带“桥头堡”,建设现代新型小城市;支持庙坝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全域旅游强镇和融入重庆发展前沿阵地;支持周家镇提升发展能级,打造综合型场镇。“四轴”即依托包茂高速、南大梁高速、城宣渝高速、大垫高速,推动沿线乡镇加快发展,成链打造4条环核联动经济轴。“多点”即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市场导向、农民主体,抓点示范、创新机制”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集中、宜居宜业的中心小城镇。
“四铁四高速七干线”综合交通体系
“四铁”即开工建设西渝高铁,开展广安-大竹-梁平客货运铁路、达州-大竹-垫江-涪陵货运铁路、达州-大竹市域铁路方案研究,争取纳入省级铁路网规划。“四高速”即建设城宣渝、大垫高速公路,与包茂高速、南大梁高速构建“井字型”高速公路网。“七干线”即升级改造G318线、G210线大竹段;加快建设S404线(白塔-柏林、竹阳-妈妈、石子-垫江)、S202线(安吉-四合);改造提升S507线(庙坝-观音)、S508线(文星-天城);启动建设X032线(大竹-周家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