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关于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4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B)
发布时间:2020-01-02 浏览次数: 来源: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李攀岚等委员:

  你们在县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建议》(第04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地处四川省东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更是参差不齐。正如您提到的几个问题:一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二是教育信息化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三是教育信息化专兼职教师缺口大;四是设施设备维护维修困难。我局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县这几年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管理、培训和指导力度,重点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抢抓机遇,增强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

  (一)领导重视,抢占机遇

  教育信息化工作已进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发展新阶段。为此,我局把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视为首要任务,切实把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顺应信息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途径,全局上下切实了认清形势,增强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于2014年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大竹县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成立了以局长练友兵为组长的大竹县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行政职能的推动作用,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逐步走向科学领导、规范管理、统筹安排。

  (二)业务指导,深入应用

  以全县教育信息技术业务骨干为核心,成立教育信息技术课题指导小组,实行“县校联动、校校联动”的方式,进行成果评价、展示和推广,对教育信息化应用展开广泛深入地研讨、会诊与反思,找差距、问原因、想点子,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使县、校相应的教研活动越来越活跃,教育信息化运用越来越深入。

  1.活动示范,促进资源普遍应用。一是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 “教学大比武”晒课活动,小学教师晒课已经结束,初中教师晒课和高中教师晒课正在进行。二是组织开展了开展“移动杯”2019年大竹县教育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大赛活动。三是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2019年大竹县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四是积极组织学校参加2019年大竹县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五是督促、指导学校做好机器人赛前培训工作。2019年5月17日举办的四川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暨创客现场竞赛活动中,我县大竹一小、大竹二中在活动中成绩显著。大竹一小荣获省一等奖,并被MakeX项目官方邀请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六是组织教师参加四川省“中国移动‘和教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

  2.夯实教研,促进资源普遍应用。扎实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指导教育教学资源运用融合创新。半年来,对县域2011年以来立项课题进行了梳理归类。并按照《达州市电教技装中心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完成2018年省级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工作。督促大竹县第七小学和石子职中2018年立项课题完成开题工作。指导高明镇第二小学、大竹县第十小学做好结题申奖工作。并广泛宣传,收集研究论文及阶段报告。

  3.深入基层,促进资源普遍应用。近几年,我馆都深入到全县各中小学,对其“班班通”项目的管理、应用、维护等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与专项指导和检查。对“班班通”项目设施设备使用率高、氛围浓、效果好的学校予以肯定,对管理不到位、使用率低、质量不高、维护滞后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4.精准扶贫,促进资源普遍应用。巩固提升“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水平,指导项目教学点通过卫星网络或互联网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组织送培到校、送教下乡活动,加强对偏远薄弱学校指导和服务,推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教学教研模式。利用“三个课堂”,推进“一点带多点、一校带多校”教育扶贫,加强对教育扶贫的宣传。

  (三)督导考核,促进应用

  每年对照《大竹县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关于下发大竹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估细则的通知》要求,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工作专项绩效考核凭据。

  二、集思广益,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集思广益,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补助点,学校自筹一点”的办法,推进大竹教育城域专网建设、智慧校园试点建设以及班级多媒体教学终端全面普及。

  (一)顶层设计,助推教育城域专网建设取得成效。一是计划租用教育城域专网光纤链路。大竹县教科系统将建立一个高速的网络基础平台,覆盖全县教育系统教科局机关、直属单位、片区教育督学办公点、各公办民办学校。教育城域网规划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节点共计121个,其中:教育城域网中心节点2个,接入节点119个,接入节点包括教科局机关1个,各级各类公办、民办学校(含分校区)113个,片区教育督学办公点1个(另外5个办公点在学校),教科局直属事业单位4个(督导室、教研室、技装所、资助中心与教科局机关整合为一个接入点)。

  二是建成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在租用运营商光纤链路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用房面积不低于90平方米,它既是教育城域网的网络中心,也是教育城域网的数据中心和资源中心。模块化机房建设包括网络安全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学校端网络设备、服务器、教育软件平台等。

  三是建成教育监控中心建设。为加强对学校校园及厨房现场情况的监管,需要建立一个60平方米的教育监控中心。重新采购校园监控及明橱亮灶系统接入终端及相关设备共127套,并整合2018年采购的9块拼接屏将学校校园及厨房等管理全部纳入监控范围。

  (二)统筹规划,助推智慧教育学校建设取得成效。我县申报了大竹中学、大竹县第三小学2所学校为省级智慧教育学校。同时,结合我县实际,规划建设县级智慧教育学校20所。一是更新班班通设备。班班通设备是智慧校园的有效组成部分,由于部分学校早期配备的一体机和电子白板系统已不能正常使用,今年预计首批采购200套班班通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二是建设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好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人事管理系统、考务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家校通系统等,学校借以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智能化。三是建成智慧校园功能室。主要建设创客教室、数字书法教室、纸笔互动教室、常态化录播教室、心理咨询室、英语口语训练室等功能室。

  (三)制度保障,助推教育网络稳定畅通取得成效。深刻领会各级各类安全制度,定人定责加强我县教育网络的管理,对教育网、公文流转系统、视频会议室和电子学籍的6个服务器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等设备进行了设置与更新,优化了Linux服务器的配置,加强了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强化了防火墙及负载均衡的作用。对大竹教育网站进行了整改,删除了无用的死链接,对网站上各股室负责的栏目进行督促及时更新。保证了教育网、公文流转系统视频会议室和电子学籍的正常运转。同时,积极收集与整理大竹县两微一端基础信息,拟发公文,让学校按时上报学校的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的使用情况,做好了信息的统计工作

  三、全员培训,厚植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我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以省、市、县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三个层次的专业培训。

  (一)外出培训开眼界。重点选派具有良好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学科骨干教师和专职电教员参加全国、省、市的新型教学媒体的教学应用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2019年,参加国家、省级培训就有5次,156人参培;积极参加市馆为了贯彻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所启动的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二)县级培训厚内涵。精心组织各项专题培训,加强项目实施的专项培训,达到“能用、会用,用活、用好”的培训效果,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继续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按照《大竹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检测工作的通知》(竹教发〔2014〕52号文件)的要求,做好全县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检测工作。二是到学校开展培训。指导学校教师进行设备设施使用、课题研究、成果提炼和教学应用等。三是利用教育信息化应用赛课活动现场培训,对参赛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培训;利用到校指导课题申报立项的机会,对课题研究教师提要求、压担子、做培训。

  (三)校本培训长知识。以常规教研活动带应用。教师人人通过学习、观摩、钻研、认识、理解教材文本的设计意图,进行实际应用的设计;以备课组(或教研组、村小学)为单位,教师人人展开说课;教研活动围绕教师的说课内容进行研究、讨论,相互听课、评课,依次循环;每周每学校至少搞1次集体教研活动——说课、备课、评课、集体攻关,做到上好一堂课,总结一篇经验文章。同时,与多种方法结合,确保校本培训质量。建立了校园网的学校,将培训资料挂在校园网上,没有建立校园网的学校,将培训资料打印成册,人手1份,培训方式实行了四个结合的原则。各学校采取了“从实际操作入手,以任务为驱动、自主学习与选修结合,经网上互动促提高,定期考核与评估”等多种方式和方法,促进了校本培训的落实,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大竹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县电教馆 黄永兵 联系电话:6221563 13908243220

  
  大竹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2019年7月28日

  
  送: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督查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