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提案委:
你委在县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治过度医疗的几点建议》(第00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市、县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要求,2019年6—12月由我局牵头在全县卫健系统开展“过度治疗、检查及药品费用高”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紧扣“三降三升”整治目标,以“十个一”举措有效推进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效果,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大竹县过度治疗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三降三升”整治目标和责任分工。各级医疗单位相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整治工作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列出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全系统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明确整治措施。创新工作举措,精准施治,明确“十个一”整治措施。邀请人大、政协、行风监督员、群众等开展“问三问”专题讨论会,制定专项整治措施;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明确将降低药占比和检查检验收入占比作为整治成效具体指标;对7家存在医疗服务不规范问题的单位负责人和业务院长进行训诫约谈;建立过度治疗评估专家库,适时抽取专家组成评估组对“三监管平台”、投诉举报、日常检查、专项督查中发现的疑似过度治疗行为进行专业评估;由局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各片区开展医务人员约谈提醒,以警醒广大医务人员务必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督导检查,组建4个督导组,对各医疗单位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促各单位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并将专项整治工作与医疗机构综合巡查有机结合,对随机抽取卫生院开展综合巡查,有力保障整治实效。举办素质提升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提升我县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水平;随机抽取66家医疗单位的出院病历开展合理用药集中评价,公布评价结果。
(三)注重过程监督。一是通过会议、标语、展板、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专项整治活动内容、工作举措及成效,公示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营造人人参与的活动氛围。印制宣传海报260份,标语80余条,宣传展板70余块,发放宣传单、告知书10000余份,拍摄过度治疗专项整治宣传片和面对面访谈节目各1期。二是今年6月初,我局举办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班,对参训人员进行考试和抗菌药物处方授权。三是开展治理医疗乱象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督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纳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行为记分管理及信用体系记录。四是启动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将“大处方、泛耗材”、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和不合理收费等纳入专项整治内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四)整治成效明显。撰写的《因症施治遏“过度”》在人民日报网、四川新闻网、家庭生活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相关核心指标得到较大改善: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次均费用较整治前下降4.21个百分点、药品收入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检查检验收入占比下降2.92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的次均费用较整治前下降5.12个百分点、药品收入占比下降4.18个百分点。
二、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整治活动取得一些成效,但也还存一些不足,群众追求名医名院的观念普遍存在、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和向往无法进行人为遏制;财政投入不足,个别单位医务人员工资待遇无法保障;医疗服务能力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等。下一步,我局将创新工作举措,持续巩固整治成效。
(一)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就医观。我局将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压实各乡镇卫生院的主体责任,全面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各医疗机构通过宣传资料、宣传展板、健康知识讲座、住院宣教、巡回医疗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治疗、用药等健康知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医学科学,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二)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保障医务人员工资待遇。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工资制度。积极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各项经费及时拨付到位,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原卫生部“九不准”规定,坚决杜绝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
(三)强化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水平。结合群众的健康需求,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邀请省、市相关专业知名专家授课,为我县医务人员传授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全县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城乡对口支援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积极选派县级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到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蹲点帮扶,并免费为医共体成员单位培训医务人员,促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辖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四)建立投诉举报制度,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透明度。各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院务公开,在院内候诊大厅、医院门口等醒目位置公示药品、耗材及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严格执行一日清单或每日费用查询制度,建立投诉举报机制,明确责任人及责任科室,设立举报箱,公示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充分利用“三医监管”平台,及时发现医疗机构异常行为线索并进行排查,约谈提醒相关医务人员,及时纠正不良医疗服务行为,将其纳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充分发挥县级质控分中心作用,组织医疗、护理、院感等相关专业县级质控分中心专家,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现场医疗质量监督指导,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加强日常监督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遏制过度医疗行为。
(六)持续深入开展卫生健康行业突出问题专项问题整治工作。加大突出问题线索排查力度,加大对大处方、泛耗材,不合理用药等过度医疗行为打击力度,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严肃查处行业领域违法违纪行为。
最后再次感谢你委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医政与基本药物制度股包艳,办公室电话:6246120,手机:13882824386。
大竹县卫生健康局
2020年8月13日
大竹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县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0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B)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