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重点支持县中医院发挥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与社会资本联合举办以中医养生保健为主的养生中心、疗养院等。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二是拓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县中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设置或完善治未病科,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特色服务。推广推拿按摩、中医药熏洗、艾灸、敷贴、拔罐、刮痧等特色技术,推广普及“五禽戏”、“八段锦”、“米字操”等养生保健操。鼓励县中医院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三是开展中医特色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推进0-3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或指南(服务包)。
二、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一是加强县中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质服务。二是鼓励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群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三是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县、乡医疗机构派驻全科医生团队为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不断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有效模式。
三、逐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全县共有31所乡镇敬老院,床位2389张;民办养老机构5家,新增床位900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4个,床位384张;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72,床位237张;农村老年活动中心145个;县中心敬老院已全面竣工;老年养护楼预计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主体工程,养老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基本构建居家养老、集中供养等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此外,我县德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量身定制、自主开发了一款《居家馨后台管理系统V1.0》养老服务线上平台软件,并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该软件利用400-6375-646 免费呼叫平台,积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并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智能多样化的一整套为老服务活动,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解决了大多数老人出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照顾,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救援的问题,让老年人能在家里享受到机构养老的优质服务;让更多老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四、持续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一是“减盐”专项行动。建立完善减盐支持性环境,引导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积极采取控制食盐使用量的措施,促进标准化控盐用具的生产和推广。广泛开展“盐与健康”宣传与培训,普及低盐膳食与慢性病防治知识,增强居民低盐饮食意识,提高居民选择低盐食品和烹饪减盐技巧。二是“减油”专项行动。倡导低油的健康饮食习惯,引导餐饮企业、集体食堂和公众共同采取措施控制油脂摄入量,对学校学生、家庭主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培训和干预指导,广泛宣传油摄入过多的危害、油摄入量标准、控制摄入的生活技巧等减油核心信息,增强居民低油膳食和健康饮食意识。三是“减糖”专项行动。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开展“糖与健康”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鼓励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同时引导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积极采取控制添加糖使用量的措施,减少含糖饮料的供应。四是“健康口腔”专项行动。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为重点场所,推广《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广泛传播科学刷牙、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等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改善居民口腔健康行为。
五是“健康体重”专项行动。以职业人群和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开展“快乐工作 健康生活”职业场所体重控制活动和“轻松童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营造维持健康体重的支持性环境。针对不同年龄人群提出科学建议,倡导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的健康生活理念。六是“健康骨骼”专项行动。以中青年和老年人为重点人群,深入社区开展“健康骨骼、健康人生”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竞赛、健骨运动操比赛等公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广泛宣传预防骨质疏松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