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大竹县69个社区“三防三控”战疫情
发布时间:2020-02-25 浏览次数: 来源:竹乡组工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社区微治理  战“疫”大考验

 

    守住社区,就是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四川省大竹县69个社区充分发挥作用,着力联防联控、自防自控、稳防稳控,在疫情大考中,既跑出了战“疫”加速度,又提升了治理新高度。

 

联防联控,扛起“责任”必须扛起“重任”

 

    “疫情未结束,勤洗手、多通风、勤开窗、多消毒,不走亲访友,不打堆串门,出门戴口罩,无事呆在家里……”每天早上7点多,庙坝镇新桥社区书记杨元芳稳重温暖的声音透过喇叭传播着,场镇街道、农贸市场、超市、药店……总能看到她奔波的身影。

     “您好,请问您从哪里回来,家里有没有发热咳嗽的人......”这样简单的话语,白塔街道西城社区网格员饶晓芳每天要在逐区逐栋逐户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宣传防疫基本知识时,重复上百遍。

    “老乡您好,请出示出行证。感谢您配合我们的工作……”2月18日,县委编办“双报到”值班党员唐勇在和平社区化肥厂南桥家属院入口处,认真做着居民出入备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大竹县各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按照属地管理和职责分工,采取社区干部包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包小区——网格员包住户“三包”方式,集中对社区在家人员、外来人员、返乡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登记。截至2月23日,325名社区干部、1750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和700余名社区网格员,与物业、志愿者一道,累计走访社区群众12万余户50余万人,摸排外地回乡人员1万余人,迅速建立起“疫”线红色屏障。

 

自防自控,守好“房门”更要守好“心门”

 

    “疫情突如其来,刚开始很多群众不了解情况,甚至不理解。随着社区宣传排查不断深入,群众开始自愿守住家门口。”竹阳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伶俐介绍道。在社区干部、“双报到”党员以及一线网格员的带动感召下,一大批热心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同志你好,请出示通行证”。当发现小伙子不是乌木镇文昌社区居民,80岁的义务劝导员周开容耐心劝导,坚决拦下了想“串门”的年轻人。

    “我也要为防控疫情贡献一份力量”。黄家坝社区90后民兵蔡银,成为东柳街道疫情防控队伍中的第一名志愿者,不仅主动申请加入任务最重的高速路出口B站留验站工作队,还自掏腰包带来水果、面包等物资。

    “防疫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守住了卡口,也就守住了我们自己的家”,谈到主动参与周家镇同心社区疫情防控初衷,大学生志愿者宋淇说道:“虽然有时人家会不搭理你,抵触你,甚至偶尔还有个别群众谩骂你。但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直到战胜疫情的那一天”。

    如今,越来越多像宋淇一样不领取任何报酬的疫情防控志愿者们,佩戴着配发的“红袖标”,有的卡点值守劝导,有的沿街巡逻宣传,有的服务代买代购,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有生力量。

 

稳防稳控,隔离“疫情”不能隔离“温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的不只是肆虐的病毒,还有一些“疫”情里的暖心事,也让人倍感温暖。

    立春第二天,一大早,竹阳街道大众社区党委书记赖小东便匆忙出门赶往菜市场。这已经是他为居家隔离B类人员家庭第10天代买生活物资,并送货上门了。当赖小东把新鲜的蔬菜送到居家隔离家庭时,他们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

    受疫情影响,城区各理发店尚未营业,理发这件“头等大事”便没了着落。连日来,一支15名理发师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美宇凤凰城、北城上郡等居民小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为200余人义务理发,解决了大家伙的这一烦心事儿。

    “有没有测体温?如果没有发热、咳嗽症状,也没有接触史,不要太焦虑。可以在家里做做运动,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2月18日,大竹万家和社工中心党支部的心理社工师王瑛正耐心接听着心理咨询热线。一面是疫情尚未解除的恐慌,另一面是长时间宅在家中的焦虑,24小时在线接听,实时提供心理支持,提前心理危机干预,只为增强民众战“疫”信心,积极乐观抗击疫情。

    抗“疫”尚在进行时,抗“疫”终有完成时。越过寒冷的冬天,必将是繁花似锦的春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