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大竹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竹县作家协会主办,大竹县图书馆协办,著名作家李朝全文学公益大讲堂授课活动,在大竹县融媒体中心会议室举行。大竹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蔡文华致欢迎辞并聆听讲座;达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邹清平,达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卢华、蒋兴强,渠县作家协会主席李明春,以及县内80余名文学爱好者聆听讲座。
李朝全出生于福建仙游,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入选全国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著有理论专著《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非虚构文学论》《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报告文学《中国好人》《最好的时代》《国家书房》《梦想照亮生活》《梦工场追梦人》《震后灾区纪行》《少年英雄》等。有两部书译介成英文出版。多次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评委;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庄重文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本次授课,李朝全以“寻找与发现”为题,根据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创作经验,阐释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一是写独特,独特写;二是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三是用打动作者的去打动读者听众;四是要打造语言文字的艺术作品;五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一个语言文字的世界。
李朝全在授课时认为,一个作家不仅要做到“五要”(一要当听风者;二要作书记员;三要做捕梦人;四要成思想者;五要当劳动者。)同时还要具备“四力”(阅读力、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最后,李朝全还对非虚构文学与报告文学、小说等体裁的区别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当天上午,李朝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旁征博引的材料,将枯燥的文学理论讲得生动有趣,赢得了听众们的阵阵掌声。
据了解,本次授课活动是今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以来,大竹县开展的第一次大型文学活动;这是大竹县文学事业的一件大事,对大竹文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次授课活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对大竹县文学创作工作的一次帮扶,必将进一步激发大竹县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推动大竹县文学事业蓬勃发展,为加快建成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增添新的动力。( 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