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整治10件事】 大竹:告别脏乱差 城乡结合部焕发新气象
发布时间:2019-12-09 浏览次数: 来源:信息公开办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    城市漂漂亮亮,农村清清爽爽,城乡结合部却没有“看相”,这是不少市民的印象。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中,针对“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等问题,县治理办以“清垃圾、建设施、整秩序、保长效”为重点,迅速推动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容貌秩序综合整治。

    社区是城市的 " 细胞 ",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记者跟随县治理办工作人员来到我县城乡结合部多个社区,通过一系列整治后,干净整洁是进入社区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居住的居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双碑社区居民 廖维兴:通过环境整治,我家周围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现在出来散步心情都要愉快些。

    东柳街道解放社区居民 黄先早:现在垃圾都自觉送到外面垃圾池去了,现在这个社区看起来很卫生了,比以前好多了。

    据了解,全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按照“城乡统筹,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方式,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进行专项治理。

    以竹北乡为例,自开展城乡结合部“脏乱差”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对竹庞路、五郎路沿线的堆码物、废弃物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搬迁建筑材料、器材25处,清理废弃物12吨,搬迁院坝柴草 鸡舍等400余处,维修硬化路面350㎡ 清理水沟400余米,新建排污管道120米。对辖区内东柳河道漂浮物集中打捞,开展常态沿线保洁,清理马道1.2公里,对全乡72公里的乡村组道路进行了养护。

    竹北乡党委副书记 乡长 楚昌洪:竹北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城乡环境治理办的周密部署下,在本次专项整治活动中,坚持“稳、实、全、广”四字方针,以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入手,着力整治城郊接合部脏乱差现象,我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不仅如此,县治理办还联合多个相关部门,在城乡结合部根据人流量、垃圾产生量合理布置果皮箱、垃圾桶。合理调配清扫保洁人员,对反复出现问题的区域重点治理,增加保洁频次,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对非机动车停放等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劝导和规范,组织执法人员、协管、劝导员开展“牛皮癣”清理专项行动。

    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 谢美英:城乡结合部脏乱差是我县问需于民的一项群众诉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治理办牵头,会同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城乡结合部涉及的乡镇(街道办),以“清垃圾、建设施、整秩序、保长效”为措施,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进行了专项整治。

    据了解,自整治行动开展至今,共规范占道摆摊经营行为3000余起,拆除撑杆搭棚200余起,清理牛皮癣4.5万余处,有效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秩序和市容市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