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大竹县:全民参与 共建共享美丽宜居新竹城
发布时间:2020-01-21 浏览次数: 来源:信息公开办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在“四城同创”推进过程中,大竹县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构筑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聚合力、添动力、增活力、提效力,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四川省卫生县城,并于2019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

    在大竹县白塔街道幸福社区,小品《四城同创惠民生》正在加紧排练,社区居民与工作人员共同演绎着家乡的变化与如今的幸福生活。

    小品的形成得益于“四城同创”。在“四城同创”过程中,大竹县着眼高目标,对照各项创建标准,瞄准疑难杂症,相继出台《大竹县新一轮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大竹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十大攻坚行动方案》等多个指导性文件,攻坚克难。

    农贸市场作为重要公共场所,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更是创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大竹县立即行动,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力求每个农贸市场干净、有序、卫生、安全、便捷。

    大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总监李汶静:我们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拟订了一个问题清单。对疑点难点问题,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列出清单过后,倒逼商户立即整改,然后就是通过大家形成一种合力,督促农贸市场越来越规范。

    出实招、见成效。如今,大竹城区的农贸市场已全部达到市场功能分区化、摊位设置规范化、市场设施清洁化、生活垃圾袋装化、清扫保洁常态化的五化标准。

    市民 骆传琴:之前来市场,到处看起都是脏乱差,还有就是摊位、小摊位到处乱摆。现在,我们市场就很规范,现在走个路,都是很宽敞明亮,各个地方的卫生都是弄得比较好的。

    不仅是农贸市场,牛皮癣也是整治的重点。大竹县广泛发动社区力量与环卫力量,疏堵结合、治防一体、标本兼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区域、居民楼道、设施设备上的“牛皮癣”广告清除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对于“牛皮癣”反弹现象,大竹县也有实招。

    大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大队长 杨万勇:对牛皮癣的死灰复燃,我们联系社区网格员,不定时、定人定点进行巡查,开通了举报的渠道,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大竹县白塔街道双马社区居民 陈一容:以前,我们的大街小巷乱涂乱画现象很严重,还有很多的牛皮癣,现在我们出门办事,走过大街小巷再也看不到牛皮癣了,我们心里就舒畅多了。

    自“四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大竹县围绕“交通秩序整治、占道经营治理、‘牛皮癣’治顽、‘八小’行业规范”等群众关心问题开展攻坚行动,始终坚持“门前三包”责任制、“十户联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核”等长效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共发出问题交办件385件,整治背街小巷11条,清除卫生死角1000余处,取缔违章建筑50余处,整治占道、出店经营行为5000余次,取缔占道经营摊点2000余个,清除“牛皮癣”60000余处。

    大竹县创卫办工作人员 冷志惠:在创建过程中,我认为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细节,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好,让老百姓真实地感受到变化,大家就会主动参与进来,最终形成人人参与,共同创建的一个氛围。

    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一直以来,大竹县始终按照“构建宜居、魅力、时尚、自信、智慧县城”整体思路,围绕“县城风貌特色化、基础设施配套化、市容环境整洁化、居民行为规范化”四化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思路,突出“建管并重”,构建“上下联动”创建体系,搭建“快速反应”调度平台,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全覆盖,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上报国家爱卫委确认命名;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市政协副主席、大竹县委书记何洪波:我们将坚持以“四城同创”为统揽,抢抓宜居县城和海绵城市试点机遇,进一步畅通路系、绿系、水系、文系“四大脉络”,着力完善城市基础、提升文明素质、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川东渝北时尚宜居新城,真正让大竹成为“让外地人向往、让本地人自豪”的品质竹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