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县与梁平区两地抢抓国家政策出台窗口期机遇,两地按照“融合、共享、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共同做足区域一体化“发展功”。
观音镇清河村的九叶青花椒基地,位于铜锣山与明月山深处,发展已有5年时间,现种植达600亩,年产量100余万斤,成为了村里的大产业,由于基地没有加工厂,只是简单烘干后进行销售。4月27日,基地负责人王进通过政府搭桥,来到重庆市屏锦镇一家正在投资1000万元新建花椒深加工企业进行洽谈合作,希望两地花椒产业共同发展,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做大做强花椒产业。
大竹县蜀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进:
在政府的引导之下,我们已经和重庆屏锦镇的一个食品加工厂进行了意向性的合作,他们可以对青花椒进行加工成花椒粉,还可以提炼花椒油这些,我们这边可以给他提供冻库,提供我们的烘房,都可以给他们提供使用,这样子就大大的节约了我们两个企业的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两地企业的合作不仅提高了花椒的附加值,也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
重庆市熬山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敖林敏:
观音这边种的花椒他们有冻库,也作为我们的原材料,也提供了一些优越的条件,也使其两个镇乡可以融合发展。
产业要互融,道路要先行。为切实推动与重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县在织密国省市干道路网的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农村联网道路、生产道路,消除因行政区划而导致的断头路,方便群众出行及产品流通,打通了交通“毛细血管”,为经济发展提供交通保障,随着道路的畅通,当地务工群众还可以双向就业,彻底摘掉“穷帽子”。
观音镇清河村四组 杨世奎:
我在这个花椒基地里面务工,经济收入一个月有一千七八,然后有闲时就到梁平这边去,加上路又方便,给家里帮助点零用钱。
我县的四川省贺家观行食品有限公司起源1890年,生产的观音豆干如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年销售额达1000余万,主要销售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为做大豆干产业,该公司积极与重庆袁驿豆干沟通联系,希望两地共同研发、共同推销,做到平台共建、技术共享、利益互惠。
四川省贺家观行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 贺松:
我们贺家观行豆干目前与梁平区袁驿豆干进行初步区域合作洽谈,实现在技术上互补、资源上共享、市场上共有,争取打造成为川渝合作特色产业的一张“豆干名片”。
观音镇围绕大通道建设小环线、小环线布局大产业,与重庆市梁平区毗邻各乡镇不断加强协作发展,实现两地共商共建、互利互惠,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了大竹梁平的连接带,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协同互补发展。
观音镇党委书记 唐世令:
我们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规划同图、产业同链、信息同享、市场同体、旅游同线”的工作思路,在基础设施建设共建,旅游连片开发、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互补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与梁平相向协同发展,共同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县与重庆梁平区山水相连、地缘相邻、经贸相通,近年来,两地乡镇党政代表团及各层级互访交流陆续展开,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平台构建、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对接共享等各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争当“唱响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排头兵。4月23日,大竹县与川渝毗邻区县梁平、垫江、邻水、达川、开江签订了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协议,6区县将共同打造明月山,建设明月山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明月山竹木家居产业园、明月山新经济区、大竹到垫江高速公路等项目,共商川渝毗邻区县融合发展,打造明月山践行“两山论”样板地,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