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庙坝镇:创新工作载体 下足绣花功夫 扎实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
发布时间:2018-01-26 浏览次数: 来源:信息公开办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    自开展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庙坝镇以促进全镇广大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以省定贫困村黑水村整村脱贫为重点,以全镇人民共奔小康为目标,全镇动员,全域部署,多措并举,克难攻坚,省定贫困村黑水村成功通过省交叉考核和市验收,实现整村退出目标,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初见成效。

    实字当先,真抓实干,确保“扶真贫”

     动真碰硬,确保贫困户评选真实民主。在前期建档立卡贫困户评选过程中,庙坝镇坚决贯彻“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格民主评选、严格核查监督”四严格手段,真正确保了全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真贫困身份,为后期的解贫扶困夯实了基础。

    不徇私情,坚决维持贫困人口一池清水。在前期的“回头看”“回头查”工作中,我镇坚决逗硬,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个别存在的“关系户”“临界户”予以全部清退,对因其他原因造成现实生活困难的据实新增(2017年“回头查”工作中共核查新增163人,清退185人),全镇净减少22人。同时,落实专人,在做好两个系统日常维护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督促各村认真仔细、据实做好动态调整,保证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真实、准确、无误。

    创新载体,不务虚功,确保“真扶贫”

    探索建立帮扶新机制。一是深入实施“富村帮穷社”的“3+1”帮扶机制。通过“联姻”发展,推动实现全镇9个已脱贫村(社区)、庙坝中学等14个镇域单位、大枫树煤矿等6个镇域企业对接帮扶黑水村7个村民小组及白槽村等条件较为艰苦的插花式贫困村,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建立推行一村一企一部门“3+1”精准帮扶工作模式,创新形式载体,精准施策,确保全镇范围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一超六有”要求。二是量体裁衣、专业对口,确保“帮需”平衡。针对全镇广大贫困户因不同的致贫原因而产生不同的帮扶需求,对全镇507户170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学校、卫生院、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自身专长,根据需求找帮手,根据专长找帮扶对象,科学合理、统筹安排对口帮扶对象,从根本上确保了帮扶工作“帮有所需、帮有所用、不帮倒忙”。

    积极创新帮扶新手段。一是扎扎实实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贫困村黑水村及插花式贫困户的道路和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的首要任务,大力争取和整合上级项目资金,引导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多层面、多途径推进“硬件”建设。截至目前,插花式贫困户的路、水、电、气、房,以及贫困村黑水村在标准文化室、卫生室及具备其他功能室的阵地建设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创新组建“劳动力互助组”开启就业扶贫新模式。针对贫困户群体因“务工时间不稳定、缺少劳动技能、就业渠道不广”等原因造成的就业难、增收难问题,庙坝镇按照推动就业方式由“零对零”向“整对整”转变的思路,抽选村驻村组长、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委员等组成“黑水村劳动力互助组”,主动当好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广大贫困群体的“就业代理人”,健全劳动力分类管理、劳务用工每日指派、劳务费用统一结算、劳务质量双向考核等机制,开启贫困村劳动力灵活就业新模式。仅2017年,该模式已帮助黑水村广大贫困群众增收1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近万元。目前,此模式已成功在全镇复制推广。三是推陈出新,让“旧”时节焕发“新”光彩。镇党委全面统筹,联合镇人大、妇联、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十一国庆节,以及元旦、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里,结合不同贫困群众实际,采取送义务劳动、环境整治、文艺演出,以及送年画、赠对联、挂灯笼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慰问活动,让贫困群众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在精神愉悦和心理需求方面也得到满足。

转换角度,反思工作,确保“真脱贫”

    转换身份,用验收组的眼光“查问题”。为保障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收获实效,庙坝镇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全覆盖核查和干部帮扶联系群众工作,主动协调县委办、县财政局、庙坝中学等相关帮扶单位,既“念兹在兹”,又“跳出庙坝看庙坝”,以省市验收组的眼光来审示庙坝的脱贫攻坚工作,共商工作办法,细化工作方案,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在此期间,大力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群众方法培训,建立、帮扶单位、镇、村、组四级扶贫帮扶联系微信群。前阶段,庙坝镇及联系帮扶单位的全体帮扶干部624人,利用周末等时间,对全镇包括507户170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8101户群众进行了认真走访,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或者因其他原因未在家的群众,也尽可能地进行了电话慰问和沟通。对查出的广大帮扶干部职工的政策法规水平不高、群众工作方法不足、非贫困户和非贫困村的感恩教育有待加强、因政策障碍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存在阻力等问题,庙坝镇切实加大进村入户频度、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帮扶干部和联系群众的政策法规水平,努力加大教育引导强度,并进一步做好各项法规政策的整合,全面进行整改落实。

    模拟演练,站在考核组的角度“找短板”。在迎接省脱贫攻坚交叉考核及第三方评估前,为以真真切切的脱贫实效顺利迎检,庙坝镇抓前抓早,参照省上考核评估组设置,由镇党委领导班子带队,抽派各驻村工作组、各村(社区)和帮扶干部等共计60余人,分成10个镇级验收考核督导组,每个村安排一天的时间,进村入户、实地开展模拟演练,对包括黑水村在内的全镇11个村进行全覆盖入户走访调查,并及时将调查中发现的不足梳理汇总,并函告相关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做到了发现一处补足一处,确保无指标遗漏、无贫困户例外。

    下一步,庙坝全镇上下将继续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建设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成果不懈努力!(孙佛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