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庙坝镇党委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条件下统一战线的新方针、新政策,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盼得来、留得住、帮得上、共进步”的理念,探索“两清、三强、三引”新乡贤统战工作新模式,切实凝聚新乡贤新资源,共谋发展,为乡村振兴添薪助力。
一、做细“两清”,开拓新乡贤统战新思路
(一)摸清实情。认真组织、切实摸清户籍或原籍在本地或有姻亲关系在本地,开展投资创业,品行好、有威望、有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贤达人士,并按照类别、特长、长期居住地、联系方式等建立起新乡贤人才信息库。截至目前,信息库已包纳余永宽等新乡贤代表人士50余人。
(二)厘清任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县关于加强新乡贤统战工作的要求,自觉将新乡贤统战工作纳入镇党委中心工作,切实把新乡贤列为推动镇域经济提升、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不断完善庙坝镇新乡贤统战工作方案,健全落实党委班子责任领导制度,细化工作任务,厘清工作思路。镇党委成立新乡贤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对镇商会、乡贤联谊会等社会组织工作开展进行全方位指导。
二、注重“三强”,搭建新乡贤统战新载体
(一)强感情,重关怀。始终关心和重视新乡贤统战工作,建立起新乡贤评选推介及镇党委委员联系、挂包、走访等系列制度。镇党委班子成员坚持对所联系的新乡贤每月不少于2次的走访慰问或感情连线。同时,借助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介,广泛推介镇域内声望高、能力强的长者和贤人,充分发挥“1+1”传帮带作用,切实增强新乡贤的归属感、获得感,从而吸引更多外出优秀青年返乡创业。
(二)强服务,搭平台。充分借助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和全省首批“百镇建设”试点镇的钜惠,有效夯实镇域内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乡风文明。与此同时,镇党委借力天时、夯实地利、培育人和,打好政策优惠、乡愁浓厚、理想充实等组合拳,吸引余永宽、朱鹏程等在外成功乡贤人士50余名,返(到)乡创业、兴办实体。
(三)强组织,促示范。在全力引凤、聚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对新乡贤有效管理,对致富能人、技术带头人中是党员身份的,镇党委积极谋划组建成立“两新”党组织,并由民主选举推荐其中事迹业绩突出的杰出代表为党组织管理者;对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有较大贡献的党外新乡贤代表人士,积极推荐、吸纳到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队伍中来,在发挥群众对其“认同感”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庙坝镇新组建以优秀新乡贤为核心群体的党支部2个,向上评选推荐优秀新乡贤10余人次,撰写发表新乡贤事迹材料8篇。
三、聚力“三引”,构筑“1+N”振兴发展新态势
(一)引导新乡贤助力产业发展。近年来,镇党委引导余永宽、朱鹏程、朱月丙等返乡贤能,以寨峰“秦王桃花源”和五桂“渔人部落”为引领,创新“点成线、线带面”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了秦王桃、水栀子、渔业养殖等特色产业1.8万亩,余永宽带头领办的“渔人部落”已纳入全市乡村旅游示范点,朱鹏程组织建设的以“桃”为主题的产业基地被列为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革试点示范区”,镇域内已形成了以镇党委为核心,多方共谋发展、共同进步的“1+N”振兴发展新局面。
(二)引导新乡贤助力社会建设。鼓励新乡贤投身到脱贫攻坚帮扶、社会捐赠解困等工作中来。截至目前,余永宽、朱鹏程等50余名新乡贤以及镇域非公经济人士通过社会捐赠、就学资助、脱贫帮扶等形式,累计为庙坝场镇建设、脱贫奔康以及社会救助等工作资助资金达1000余万元;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社会就业800余人次,带动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
(三)引导新乡贤助力和谐稳定。镇党委引导新乡贤发挥他们自身的“圈子”优势,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宣传党的政策和民生政策,为村支“两委”和村级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引导乡贤当好村支“两委”智囊团;引导乡贤参与矛盾化解,以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为重点,对脱贫攻坚工作不支持、负面声音较大的群众,发挥乡贤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等方面的作用,一对一服务群众,弥合分歧,奏响扶贫工作和谐音。
庙坝镇:积极探索创新“二三三”新乡贤统战工作新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