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深入推进,信息化愈来愈成为城乡居保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大竹县城乡居保局围绕为群众打造贴心服务的工作目标,结合本县实际,将提高城乡居保工作信息化作为第一要务,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工作成绩。
一项创新优化业务经办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面对千家万户,服务对象众多,任务繁重。过去,大竹县老百姓办理参保、信息变更、待遇申报、丧葬费申领、缴费、资格认证等工作,县乡村来回跑、佐证资料反复交、业务档案堆成山......少则十天、慢则一个月办理一次业务,舟车劳顿不说,还费力费神,质效低下,老百姓有怨言,工作人员有苦说不出。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刷新“互联网 + 城乡居保”服务模式,创新居保服务方式,打造高效服务网络,让城乡居民足不出户完成居保业务办理。
两条路径解决告知难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群众关心的核心利益,又是社保经办机构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我县参保群众大都在外务工,流动性大,信息送达难度大,加之单位职工数较少,工作量大。面对这种困难,近年来,我局组织业务骨干,集中力量探索信息化模式,并于2018年年初成功地用“互联网+城乡居保”的信息化思维方式,寻找到两条工作路径,化解了工作难题。一是加强与相关软件服务公司搭建“大竹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大竹县城乡居保”、企业微信号、四川e社保缴费,依托城乡居保数据库,建立城乡居保查询、参保等接口。将查询、参保等方式上在微信公众号和四川e社保缴费上进行操作,通过微信公众号推介,印发宣传资料到乡镇,通知村协办员大力宣传。只要参保对象在电脑、手机上进入微信公众号和四川e社保缴费,输入本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不管人在天南海北,就可清晰地查询到自己历年的缴费、补贴以及待遇领取情况。二是设置和完善乡镇服务网点,让参保对象对于手机进行参保缴费、查询等方面的不明白事项,进行面对面的解答和服务。截至2018年7月底,手机“app”缴费人数为87452人,全县城乡居保续保率已经达到了85%,完成手机资格认证人数67123人。
五个到位促进保费扣缴
城乡居保费征收是城乡居保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城乡居保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过去传统的征收办法是依靠村干到户收取,由此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如群众不信任,缴费不方便,资金不安全,对账难度大,加重了村级负担等等。为了使城乡居保费的征收工作更加安全、方便、快捷,提高广大参保居民的缴费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县一直在探索信息化扣缴的新途径。通过艰苦的试点总结、摸索尝试。自2017年起,我县在全县全面推行社保卡代扣保费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互联网+城乡居保”,做到了“五个到位”,打造城乡居保费征收的信息化“升级版”。一是社保卡发放到位。做到每人一卡,严格履行层层交接手续,将卡发放到户、到人。二是政策宣传到位。采取印发宣传单、LED显示器、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深入乡镇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向参保人宣传好、解释好用社保卡缴纳社保费的好处,使参保人逐步适应和接受这一新型的缴费方式。三是代扣代缴协议签订到位。督促各乡镇从为自己减负、与群众方便的高度,做好协议签订这一关键性的基础工作,积极引导群众自觉签订代扣代缴协议,截至目前,协议签订率达100%以上。四是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到位。与县农行协同建立专用信息平台,提醒参保人社保费缴款时间、缴款金额,要求参保人在扣款时间节点前在社保卡中存入足额缴费款项。社保费扣缴成功之后,通知参保人在什么时间代扣了多少社保费,以利于参保人适时查询,增强代扣代缴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参保人的信任感和积极性。五是“互联网+城乡居保”快捷到位。无论在外务工还是闲在家里,只要打开手机指尖填写资料拍照上传,数据自动流转,实时看到数据的办结流转流程,审核分秒间实现,档案自动生成,要素齐全,缴费情况一清二楚。方便快捷、高质高效、统一规范。目前,我县已征收的保费之中,据乡镇经办人员反映,用社保卡代扣保费和手机app缴费后,选择高档次缴费的人多了,资金变安全了,村干工作量减小了,繁重的对账工作没有了,获得了较多的正面评价。
虽然我县在应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了城乡居保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但我们的信息化工作与上级要求、群众期望以及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工作仍存在手工操作,信息化程度不够的问题。下一步,我县将加大投入力度,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探索推进城乡居保工作信息化的新途径、新办法,促进我县城乡居保管理服务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县民保局“125”模式助推城乡居保工作提档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