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镇“三支队伍”坚守基层疫情防控
在新冠肺炎防控战“疫”的关键时期,观音镇战“疫”一线“三支队伍”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筑牢了一道道疫情防控墙。
一是套穿反光衣的“巡逻管控队”。为杜绝人员聚集,最大限度堵断传染源,避免交叉感染,观音镇三个场镇均由固定的镇机关工作人员分段“三包”。观音、白坝、双溪三个场镇共分25段,每段由2-5名工作人员“三包”执勤,所有的执勤人员均统一着反光背心,手拿小喇叭。包干市场监管、文明劝导、环境卫生。确保暂停营业门市落实关停,超市、菜市场等秩序良好;责任区内无人聚集、人人戴口罩;且环境清洁、废弃口罩分类入桶。
二是佩戴红袖章的“蹲守劝导队”。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最大限度堵断传染源,避免交叉感染,每个村口均设卡口,全镇共设卡口32个、劝返点22个。300余名村社干部手戴红袖章,对进出辖区的车辆和行人严格管控,对无急事上街的群众进行劝返。所有村民实行证明通行制,过往车辆和人员一律持有村(居)民小组长出具的证明方可通行。
三是身着白大褂的“跟踪服务队”。为全力跟踪和服务所有返乡人员,辖区内三所卫生院内医务工作者、分班分别带领86名村医每天穿行在医院和返乡人员家中,对近600名湖北武汉重庆等疫情高发地返乡人员跟踪健康状况。同时,为有序开展好农民工外出健康检查工作,辖区卫生院精心安排、明确农民工健康体检专班,全力以赴为外出农民工进行健康检查。
凝聚“战疫”力量 筑起“迷彩”防线
——杨家镇发挥民兵及退伍军人优势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我是民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疫情就是命令,冲锋防疫战争!” 2月12日是杨家镇的赶场天,一大早在新场社区“劝导站”,穿着迷彩服的镇武装干事蒋云峰正面对着站成五排的40个民兵喊着口号,“按照分组,开始行动!”一声令下,队伍立即分成五组,开始了一天的防疫行动。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杨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民兵及退伍军人训练有素、敢于担当的作风,挖掘其在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中的“红色”潜能,为疫情防控构起“突击队”作用的坚固防线。
广泛动员,吹响冲锋“集结号”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这是对民兵的要求;若有战,召必回,也是退伍军人的天职,各村要把民兵和退伍军人广泛发动起来,他们是镇党委政府防疫的有效补充力量!”大年初二,在杨家镇新冠肺炎防控推进会上,镇党委书记徐香杰铿锵有力地说着,一段段有理有据地话语让在座的干部们产生了共鸣。
“他们在群众身边,在人民中间,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镇武装部部长张永忠说道,为进一步把民兵和退伍军人纳入防疫力量,镇党委专门对现有民兵和退役军人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印发《致广大民兵和退伍军人的倡议书》,将民兵和退伍军人按照特长优势、人岗相适编排成宣传教育、巡逻巡防、群众劝导、排查摸底“四分队”,全面参与并协助镇政府、村(社区)的联防联控任务,在村广播站、劝导站、执勤点、监测点做好防控排查对接处置,做到疫情工作角落全覆盖。
“明早8点,在机关院里结合,是时候该咱们上场了!”大年初二,武装干事蒋云峰一返回单位,就拿起通讯录,拨通了一个又一个的民兵和退伍军人的电话,“收到!没问题!一定到......”民兵们在电话里一直肯定地答复着。第二天一大早,佩戴着统一标识、戴着口罩、统一着装的20多个民兵、 10多个退伍军人整齐地站在约定处。
在镇党委的感召和动员下,不几天,来自各村的在家休息的店铺经理们也自发穿上迷彩,加入了民兵队伍。“家里人很支持,我能以民兵身份参加到抗击疫情中,很自豪!”在县城从事瓷砖生意的小张经理说的。
突出宣传,守住预防“新高地”
“国家有难,咱不添乱,真心地向广大村民呼吁:居家不外出,就是现在对祖国做出的贡献......” 在杨家镇双江村,一辆“大喇叭”宣传车随着温文尔雅的普通话朗读缓缓开来,一列正在巡逻的民兵小分队从车旁齐步走过。突然喇叭声音一变,粗狂的“川汉子”播音开启,“父老乡亲听好了,村级道、镇级道,呆在家中是正道,关家门,闭房门,隔壁邻居不串门!”“软硬兼施”又“接地气”的播音让群众不时驻足观看。
宣传是提升群众防护意识的先导,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作为疫情防控的“控”字环节基础,专题成立防疫宣传小组,充分发挥民兵和退伍军人中“能说会写”的能人力量,确保“乡音”传“党音”,群众好记更好懂。
“我在部队的时候,就喜欢写写小诗,现在搞防疫宣传嘛,要让群众听得懂,要‘土’更要管用。”在镇党委的支持下,蒋云峰发动民兵里几个才子小伙,以顺口溜、诗歌等方式写好防疫知识后,用手机朗读录制,拿到村村响“大喇叭”里广播,带到宣传车“大喇叭”里播放。
“不少村民群众遇到我,都会说,听了村头广播后,拜年就马上改称打电话了,不再去串门了!”皂角村党支部书记彭烈浩说道,该村距离场镇15公里之远,多亏了镇民兵们录好的播音,村里不爱用手机的留守老人们都是听广播,足不出户就了解了疫情信息,做好了疫情防范。
严密防控,抓实举措“全领域”
“你好,车主同志,请量一下体温!”在南大梁高速杨家出口“监测站”,“守门员”张锡平正礼貌地正在对一辆轿车进行证件检查,看证明、问来由、测体温,这位有着军绿生涯五年的退伍军人,样样认真又仔细、规范又规矩。
“店家,现在外面疫情那么凶,门市千万莫要营业哟,减少人员密集,关门停业也是对你们好!”在万福社区,同样是退伍军人的镇劳动保障所负责人汪桢钦正手持大喇叭、肩戴红袖章,正在街道上对着店铺耐心的劝导着,走了一圈又一圈,喊了一遍又一遍,见店铺纷纷关门了,个体老板们又纷纷理解,汪桢钦松了一口气。
“一二一、左右左!齐步走!”在杨家场镇、村道,随处可见这样操着口令、整齐行走的由民兵和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每天分时段在这里整队出发,提醒群众戴口罩、少出门,只要党委政府安排的,咱都干!”刚调试完喇叭,正在呼唤战友们集合的民兵王诚敬说道。
“之前是仅是村干部设关卡,但是很难管好,个别群众不听劝,自从民兵上岗后,执行力很强,效果好多啦!”家住双江村路口的村民老李头伸起了大拇指!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我们的民兵和退伍军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意识,无怨无悔参与防疫各环节领域,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为全镇筑起了生命安全‘迷彩防线’!”镇党委书记徐香杰掷地有声。(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