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白茶产业发展绩效评价报告
来源: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1-12-10
点击数:人次

根据《大竹县财政局开展项目、政策及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竹财绩〔2021〕5号)及《大竹县财政局绩效评价及中期监控实施方案》(竹财绩〔2021〕7号)的要求,我局派出评价组自2021年9月15日起对白茶产业发展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在听取项目实施单位介绍、查看项目资料、走访项目现场及受益群众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结论,现将评价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 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大竹的自然环境及产业特点,从2011年开始引进业主,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白茶种植,白茶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取得一些成绩,为推动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2.项目资金来源及拨付情况

年度

项目名称

资金来源文件

资金下达文件

资金

累计下达

累计拨付

余额

2017

基础设施项目(合计1115万元)-白茶

竹农林请[2017]112、【2018109

 

1115

 

 

 

2017年茶叶基地建设项目

竹农林请[2017]111

 

145

116.63

116.63

 

2018

基础设施部分(总计1550万元)-白茶

竹农林请【2018157号、竹脱贫办发【201947

竹财农2020109号、竹财农【2020137

1550

1550

1273.21

276.79

产业发展项目(总计950)—

竹农林请[2018]155

 

250

192.23

192.23

 

2019

基础设施部分-885万元

竹农请【201969

竹财农【202069

260

260

197.84

62.16

白茶产业

竹农请【201969

竹财农【202069

400

400

346.05

53.94

2020

县级财政涉农资金-白茶

竹农请【202084

竹财农【202135

 

500

5.95

494.05


3.实施情况

由于资金整合使用,实施主体频繁变更,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因此后续评价的详细资料及评价结果仅对应2018-2019年

年份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实际执行情况

投资概算

建设内容

执行结果

存在的问题

2018年(919日确定方案)

工作经费15万元

宣传发动、技术指导、专家考察、业务培训

 

 

产业发展

160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投入100万元,绿色防控60万元)

增施有机肥技术5000亩(团坝镇、清水镇、高穴镇、杨家镇、白坝乡各1000亩),亩0.14吨,共需700

测土配方肥和绿色防控实施1284937.5

验收时间为129日,发放时间为125-6日,

发展规划、技术指导、技术培训

 

 

品牌建设

75万元:宣传投入40万(LED显示屏30万元,制作宣传片10万元);召开产业发展研讨会。外地学习15

参加茶博会及各种茶叶专业名优茶评比

成都茶博会259496元;LED显示屏费29.73万元;拍摄宣传片95700元;预拨地理标志申报费3万元;赴浙江考察费59438

 

在大竹周边交通要道、城市地段设置大竹白茶广告

 

2019年白茶现代农业园建

390万元

团坝镇白坝村建设主题公园200万元(设计费9.5万)20203-12月,堡坎750米、园路1170米、茅草亭2处、平整土地33.94

控制价179.98万元。

设计费43000

实际修建茅草亭1处,未进行结算审计。

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50万元

 

 

1226日通过询价确定供应商四川青联众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价465500元,约定90天之内交货,实际验收日为2020522日。

交货期延长

太阳能杀虫灯、粘虫色板等设备60万元

 

36日论证,330日签订合同杀虫灯140个,可降解诱虫板183200576840元,签订后15天交货并调试完成验收时间为416日。

未看到发放表

建设单轨运输线1060万元

 

 

变更为绿色防控建设。太阳能杀虫灯140个,可降解诱虫板183200张合计575440元,合同签订后15天交货并调试完成,56日签订合同,515日验收合格,对货物进行查验,符合要求,调试?

 

主流媒体宣传9.5万元

 

 

茶叶栽培、采摘、加工技术培训800人次11万元

地点:全县各茶区

技术培训82500元,培训533人,培训地点集中在高穴镇清滩村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通过财政扶持促进白茶产业发展,形成完整、增值产业链,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提升环境质量。

2.阶段性目标:(1)前期准备:科学编制白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向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申请,并通过评估,完成立项。目标方案设计合理、科学。(2)实施阶段: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每个子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实施。目标就是实施程序合规性。(3)竣工验收及收尾阶段:落实完成各分项工作,做到验收100%合格、完成。

(三)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一是农业产业项目周期性、季节性强,产业实际的效益难以准确判断,仅能依靠验收记录和访谈进行估计,存在不确定性。二是部分指标专业性比较强,如土壤肥力改善、白茶质量提升等指标值没有专业测量精确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三是项目立项时未设置绩效目标,对绩效评价的设计和方向存在制约作用。   

二、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 评价结果

本项目评价综合得分74.4分,等级为“中等”;决策类满分12分,得7分,得分率为58.33%;项目实施类满分24分,得12.4分,得分率51.67%;完成类满分24分,得21.5分,得分率为89.58%;效果类满分40分,得33.5分,得分率83.75%。项目总体按照计划实施,基本完成,但在前期设计规划、业务管理、资源分配管理、引导发展等方面有待改进。

2.主要绩效:打造大竹白茶品牌,带队茶园周边群众就业,增加农户收入。

(二)具体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环节

1.1项目立项5分。白茶产业发展符合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规划,但细化到产业具体支持方向及途径,缺乏严格、科学的论证和前沿性的指引作用,规划不尽合理。

1.2绩效目标2分。由于权属划分不清晰,未编制项目绩效目标。只有整体绩效目标中有部分相关指标,还存在部分指标不合理。

2.项目实施环节

2.1管理制度建立1.2分。该项目沿用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及项目管理制度,没有针对该项目细化管理制度。

2.2资金使用的合规性6分。存在冒领培训补贴资金、资金拨付进度不合规等问题。

2.3业务管理制度1.2分

2.4业务管理制度执行4分。业务管理及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一是主题公园建设项目总造价179.98万元,工程决算以实际验收为准,方案确定支付方式及比例为验收合格拨40%,审计审定合格后第二年拨结算金额的30%,第三年拨30%;2020年12月4日农业局将179.98万元转到团坝财政所。二是茶叶主题公园的实施单位团坝镇政府和茶叶中心,实际实施主体为白坝村委。三是物质分配不规范。部分物资发放资料不齐全;物质分配没有明确的分配方案。

3.项目完成21.5分

预算执行率4分:已按照预算完成支付。

产出成本3.5分:由于部分项目未实施,无法取得实施总成本,成本节约率只能取实际完成项目与计划的差异额。计划成本为381万元,实际成本3543080元。成本节约率=266920/3810000*100%=7%

产出数量5分:基本按照方案实施,达到计划产出。

产出质量5分:基本达标。

产出时效4分:质量可追溯体系采购项目合同签订时间为12月26日,约定交付时间为90日内,实际交付时间为5月22日。

4.项目的符合性7分

   项目产出与县委、县政府重大产业政策、规划布局、资金投向等基本匹配。对相关行业企业成长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带动一些农户、专业合作社种植白茶,实现持续盈利,并开展产品的品牌打造及推广。但在支持对象的创新、创造能力方面不是很显著。

5.项目效果25.6分

经济效益10分:全县白茶基地有6万多亩,成立茶叶种植专合社25个(其中,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个,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个)、茶叶公司13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个),加工厂房1.5万平方米、生产线13条。平均每亩产值在1.5万元左右,年产茶叶35万公斤,总产值超8亿元。

社会效益7分:平时管理需要4万多人,采摘的时候需要30万人次务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但从近两年种茶面积看,总面积67777亩,农户自种700亩,仅占1.03%,社会效益有待挖掘。购置设备得到有效运用,运行良好。

生态效益5分:茶叶种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满意度3.6分:周边群众对园区满意度为90%。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了《中共大竹县委、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确定了3年的发展目标及各项配套要求、支持的主要方向等做出规划,为白茶项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宣传推广成效显著。2020年,大竹白茶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连续4届荣获全国“中茶杯”特等奖、连续2届荣获茶王奖,连续六年举办“喊山开茶”文化节,被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知名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合理。竹农请2019年69号文件确定实施单轨运输线10条,每条补助6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合作社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愿意实施,变更为购买绿色防控物质,以此说明前期方案规划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

2.虚列培训支出。培训方案中列明培训数量,未确定具体培训人员,经抽查11月9日栽培培训花名册,其中有18个人重复报销,还存在一个人报三次。

3.物质发放不合规。物资发放没有明确的分配标准及支持侧重点,进而影响整体绩效目标的优化。例如2018年产业项目中购买的可降解粘虫板187500张,杀虫灯100张均发给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竹海玉叶分配给新云白茶专业合作社20盏,2020年4月1日发乌木镇杀虫灯、黄板物质各40件。发放时间为12月5日-6日早于验收时间12月9日。

4.项目管理相对薄弱。一是没有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不足。

(三)改进建议

一是优化政策,促进产业发展。针对目前白茶产业发展的实际及高质量需求,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方案,例如针对带动群众发展动力不足可以制定适宜的奖补政策,针对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二是强化目标引领,注重过程管理。目标的前置有利于科学协同个子项目,避免重复、无效的支出;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达到预期的产出及效果。

(四)改进措施

一是细化前期准备,保障有序开展。项目单位应严格把关前期准备工作,明确项目实施的前提条件,保障准备工作的周密性,合理预测各种可能影响项目顺利推进的主、客观因素,制定有效的、具体细化的实施计划且配套应急保障机制,在计划确定后应严格执行与监督,强化计划约束刚性。如发生突发情况,即刻采取应急手段,尽量在不偏离原计划的情况下,继续推进项目实施,以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绩效。

二是完善项目绩效目标,加强项目绩效跟踪管理。根据设计方案、施工计划安排(分阶段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要求和成果,据此编制细化量化、可跟踪的、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为加强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充分依据,为项目及时有效完成提供充足保障。

三是完善项目管理,针对实施特定项目的地域、资源条件的局限性,科学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确保各环节、各项工作有规可依。

 

                                    大竹县财政局

                                      2021年12月10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