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的批复情况
2019年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向县政府呈送关于审查《大竹县2019年香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请示(竹农请〔2019〕70号),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同意立项,资金400万元。2018年财政下达香椿产业项目资金210万元,全部建设实施完毕,待拨付款2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实行报账制,资金使用向财政申请,由财政监督管理,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是在双拱镇210国道附近建设占地15000㎡的大竹香椿简易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分为收购、包装、临时停车、货物装卸四个功能区。
二是在川主乡白牛村开展香椿栽植新技术与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建设200亩,其中大棚香椿5亩,矮化密植150亩,覆膜香椿45亩。
三是在石河镇炉山村进行大竹香椿母本园维修改造和冬管现场建设。
四是大竹香椿品牌建设和传播,完成“大竹香椿”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启动“大竹香椿”溯源体系建设认证工作。
五是承办中国香椿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经济林协会香椿分会成立大会,考察推荐大竹香椿。
六是大竹香椿产业现代园区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和宣传工作。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1、香椿简易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在完成国土用地审批、选址、建设实施方案后,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抗疫特别国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求,于2020年12月初接农业农村局计划投资财务股通知,纳入中央财政资金统筹,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中心不再组织并暂缓实施。
2、大竹香椿母本园冬管现场建设项目和第四届全国香椿产业助力香椿乡村振兴研讨会暨中国经济林协会香椿分会成立大会同为关联实施项目。与会者来自全国各地的香椿全产业链产、学、研人员,香椿产业发展中心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农村局的指示对接中国经济林协会组织实施。
3、其余项目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项目实施与管理情况
(一)项目实施与管理
1、资金计划到位。该项目资金计划400万元,截止评价时点,实际到位资金123.9321万元。资金到位情况与资金计划进行比对,资金到位率31.0%。
2、资金使用。截止评价时点项目资金的实际发生情况,大竹香椿栽植新技术与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支出50万元,其中支付种苗款40.198万元;支付标准大棚用金属制品、钢材、锅炉、薄膜、给排水管等物资款9.9956万元。支付香椿母本园维修改造项目工程款42.4631万元。支付香椿简易交易市场设计费3.7万元。支付“大竹香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标准制定服务费用9.8万元。支付大竹香椿产业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项目费用8.98万元、咨询服务项目费用8.98万元。资金的开支范围、标准按照实施方案和委托实施协议进行支付,支付依据合规合法,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为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真实反映收支情况。先向财政申请拨付资金,财务部门再审核原始单据及其发票附件清单、合同等的合法性,内容真实性,使用是否标准,是否符合预算,业务经办人员、业务负责人是否签字,单位负责人是否签字,手续齐全之后按照规定的方式付款。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项目主管单位是农业农村局,项目实施单位是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中心。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高经费支出使用的有效性。
项目涉及到的大竹香椿母本园维修改造项目根据县委组织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文件精神,由母本园所在行政村石河镇炉山村采用民办公助方式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项目涉及到的大竹香椿溯源体系建设认证工作按照政府采购办法管理执行。
项目涉及到的“大竹香椿”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产业链标准制定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能转变后,工作移交到香椿中心执行。
项目涉及到的“大竹香椿”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由县香椿产业发展中心、香椿产业协会和达州市林业局三家共同实施执行,不执行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
项目涉及到的大竹香椿产业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咨询服务项目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执行。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一是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在川主乡白牛村2组建设大竹香椿栽植新技术与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完成了香椿矮化密植150亩,验收150亩。覆膜香椿250亩,验收45亩;大棚香椿6棚5.06亩,验收5.06亩。在大竹县石河镇炉山村香椿母本园完成了维修改造项目。完成了《地理标志产品大竹香椿》DB5117/T21-2020(达标发字〔2020〕4号)和《大竹香椿》团体标准。完成了香椿品种“巴山椿芽”省林木良种审定(川林发〔2021〕16号)。大竹香椿溯源体系建设已完成政府采购和合同签订,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完成了大竹香椿产业园区规划、咨询服务项目。
二是目标质量完成情况。项目计划目标与实际完成质量相符。
三是项目进度完成情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国家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政策等影响,香椿简易交易市场建设和香椿研讨会暂停。溯源体系建设需参考多地多种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的成败经验,需进行详细和谨慎的方案论证,进度稍缓,其他项目预定进度计划与项目实际完成进度一样,项目现已竣工验收。
(二)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1)香椿栽植新技术与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后,三到四年盛产期,直接效益鲜芽年产值超过150万元,每年提供40个产业农民就业岗位。
(2)母本园维修改造项目实施后,除继续发挥母本园自身香椿种质资源库功能外,每年至少有三到五万人次的休闲观光,降低了人员的安全隐患,也将助力我县乡村振兴。
(3)大竹香椿品牌建设和传播项目实施后,大竹县境内的香椿生产者、经营者、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经营主体都可以开始正常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巴山椿芽”良种标识,使我县“巴山椿芽”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4)大竹香椿溯源体系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使我县香椿核心区石河镇新建村500亩,从栽培-田间管理-采摘-包装运输-商超全链条清晰透明,将进一步拓展我县香椿的全国市场占有率。
(5)大竹香椿产业园区规划和咨询服务项目建设完成,使我县石河香椿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园区的培育,于2021年11月成功创建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市府函〔2021〕199号),今后也将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起到指导作用。
2、社会效益
(1)项目实施后,能有效地推进大竹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我县现代化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和推进作用。让更多的群众利用荒山坡地脱贫致富。同时,能有效地提升我县香椿产业档次,扩大我县香椿生产规模,提升我县香椿科技水平,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通过“五统一、四结合、三受益”的运行模式,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2)降低采摘高树椿芽和设施设备老旧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了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3)提升大竹香椿品牌形象和标准化建设。
3、生态效益
一是香椿本身具有净化空气、优化大气的特点,有利于改变基地周边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水平。二是项目实施中,香椿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及有机香椿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减轻了农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了食品安全,从而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发展香椿产业,能更好地推进荒山荒坡改造,治理水土流失,让荒山荒坡变为农民增收的财富,进一步推动、引导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通过项目实施、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肥水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集成技术,园区内的耕地质量明显提升,耕地质量全部达四川省高标准农田三级以上。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秸杆、籽壳等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应用。
四、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暂停或缓建。
2.项目实施方缺乏施工管理经验,缺乏专业人才,现场人员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还不熟悉。对方案的编制和执行不够。
(二)相关建议
1.香椿中心应和香椿产业协会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香椿全产业链条从业人员及协会成员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助力大竹香椿产业发展。
2.对大竹香椿品牌管理、标识管理,应责成香椿产业协会制定管理和使用制度。
大竹县财政局
202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