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柳街道解放社区抓实抓好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治理发展
来源:东柳街道
发布日期:2022-03-24
点击数:人次

针对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兼具城乡二元特征,东柳街道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全面提升”工作思路,率先在解放社区提升阵地亲民化、管理网格化、服务互助化、保障法治化“四化”水平,着力提升新型社区居民融入感归属感,为加强和改进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治理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亲民化”改造聚人气。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清腾办公空间450平方米,按照办公服务、经济和社会组织、群众活动“3个⅓”优化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布局,吸引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入驻。突出“最想进入、最愿参与”,集成群众需求“公约数”, 拆除“硬隔离”、推进制度下墙、整治乱贴乱挂,搭建电影放映广场、共享书吧、共享玩具、共享工具屋等共享空间,着力破除“行政化、办公化”偏重色彩。坚持“全岗通办、仅跑一次”,梳理国土建设、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9类15项高频服务项目,明晰办理流程、标准、内容,提供“平日延时、周末预约”服务,切实让党群服务中心更有温度。

二、“网格化”管理提质效。结合社区自建房多、院落多的特点,细分33个居民院落,按照“多网合一、一网运行”,建立“社区干部 社区民警 社区网格员 院落长”的管理架构,形成集隐患排查、应急处突、矛盾化解、环境卫生、政务服务等全要素网格,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顺应居民圈层化、社团化趋势,组建棋牌、舞蹈、器乐等3支兴趣社团,通过“社团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社团骨干”“双向培养”工程,先后发展社团党员骨干7名,引导社团活动在社区、服务为社区,激活社团组织“红细胞”。

三、“互助化”供给强参与。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组建3支“百事帮”志愿服务队,“点对点”为低保、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开展义诊、理发、水电维修等免费服务,做到困难有人帮、有呼必有应。聚焦“组织引领、邻里互助”,成立水库移民安置小区党支部,依法推选小区业主委员会,制定《小区公约》,积极推行周末大扫除、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45名党员、青壮年、退休干部按月轮流担任“楼栋管家”,全面负责楼栋环境卫生、纠纷调解、水电维修等,建立楼栋议事厅1个、共享工具屋3间,引导住户共参楼栋管理、共享楼栋资源。

四、“法治化”保障促和谐。借助“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在库区、林区、国道等重点领域安装视频监控18套,整合8支巡防力量,“线上 线下”监测辖区200亩森林、2.5公里渠道、5公里国道,成功处置水库安全、消防安全、交通肇事等150余件。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建立“居民代表提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商议、居民小组会议决议”的“三位一体”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坝坝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居民宣传拆迁项目、拆迁面积和补偿金额等。与县法院合作建立“驻社区法官工作室”,建立诉前化解、诉调对接、诉源治理的调解机制。拆迁居民赵洪娟:现在涉及征地拆迁、土地补偿、安置房分配,百姓自主、社区监督、律师答疑,群众满意了、社区稳定了。目前,解放社区完成土地征拆1100亩、涉及群众800户1500人,成为全县第一个六年无非访、五年无诉讼“无讼社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