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统计局深读精读新的核算方法,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对全县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开展全流程质量管控,不断提升劳资统计数据质量,助力我县一季度“开门红”。
一是精心组织,构架细。大竹县高度重视GDP核算改革制度,年后数次召开经济调度会,把劳动工资报送工作当作GDP核算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构架起精密的部门配合机制,确定每个主管部门至少有一个统计分管领导一个联络人员。要求各部门提高思想认识,把劳资统计工作落到实处,对所属的抽中单位要求做到应统尽统,精准如实填报,促使劳资数据真实反映大竹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精读核算方法,谋划细。大竹县统计局认真解读核算方案和劳资制度,条分缕析,对样本单位的梳理和培育工作都做到提前谋划,同时联合县企业培育办把服务业升规入统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培育规上服务业尤其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2021年和2022年2月共成功入库24家企业,其中16家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8家为一般营利性服务业,2000万以上的企业4家,1000万以上的企业11家,500万以上的企业9家。2021年成功培育大竹云海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入库,同时四川鑫然物流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因业务扩展由普通道路货物运输变更为多式联运,从而补齐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多式联运业”的行业空白,使得我县劳动工资纳入GDP核算的各个行业均有样本。同时,在今年劳资核算方案中,规上企业由“可比口径”改为“全部规上在库样本”,我县新增24家服务业企业均可纳入核算。
三是精学业务,培训细。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展大规模培训会,大竹县统计局把劳资培训工作细化到各行业、各主管部门、各乡镇。在一季度开网前,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专业人员主动联系各主管部门、各乡镇实行“保姆式”上门送培训。对规模较大的单位更是实行全覆盖培训,确保报表单位对劳动工资统计的重要性和报表制度应知应会,对期末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平均人数等主要指标口径精准把握。教育部门通过精细化培训,自查自检,发现一些学校在“课后服务费”中不仅提取福利,也根据班级成绩提高对教师实行分档奖励。经过培训与探讨,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将发放给优秀教师的奖金补计入“工资总额”,找准劳动工资的增长点,确保应统尽统。
四是精心审核,服务细。大竹县统计局坚持数据质量为本,把统计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全力狠抓数据质量管控。在报表过程中,劳资人员坚决执行省局“逐一验收”的实施意见,实行机器审核和人工审核相结合。在进一步细化审核条件中,坚决杜绝“不审开锁”现象的出现,对红色审核错误第一时间询问企业,了解数据情况,帮助企业减少数据畸异值出现,实现2021年报中省市反馈畸异值最少查询。以数据的逻辑性、合理性确保我县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