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以“妈妈”命名 探寻大竹县妈妈镇“前世今生”
来源:妈妈镇
发布日期:2022-05-09
点击数:人次

即将迎来母亲节,你知道吗?在达州市大竹县有一个以“妈妈”命名的乡镇。用“妈妈”这个称谓来命名乡镇,在全国实属罕见。

妈妈广场

妈妈镇,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地处大竹县南部,东依文星镇,南界广安市邻水县太和乡,西邻庙坝镇,北靠高穴镇。

经了解,妈妈镇秦代时期,属巴郡宕渠县;唐代时期,属大竹县;1953年,置妈妈乡;1958年,乡改妈妈公社;1984年,公社改妈妈乡;2001年6月,妈妈乡改妈妈镇。

那么妈妈镇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大竹县志

对此,记者联系到了大竹县志办主任郝玲玲。在郝玲玲的帮助下,记者查阅了《大竹县志》,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妈妈场,位于县南高庙公路南侧,黄滩河西岸,距县城26公里。场始建于清初,原有一位老妈妈在此开店营生,以后便逐渐发展成街市,故名妈妈场。全场以六个庙宇、一个祠堂为主体,间以私人店房,成“丁”字形。因乡人周天汇、杨竹安有钱有势,改名为“汇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妈妈场”名。

另据《高穴区志》记载,妈妈场,场始建于清初。原有一位老妈妈在此开店营生,待人热情,生意逐渐兴隆,后逐渐发展成街市,为了纪念她,遂将此街市命名妈妈场。

不难发现,两部志书都提到了一位老妈妈在此开店营生的记载。

母亲印象广场

针对这位老妈妈,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这位姓名不详的妇女在镇上正街拐弯处(鸡神庙右侧),修建了几间木架房,开了一家客栈,专供过往客商行人食宿。她美丽、善良、热情大方,尤其对穷苦百姓体贴入微,经常解人急难,在乡民中颇有威信,人人都称呼她为“好妈妈”。后世以她所修的客栈为基点建起了街道,为了纪念她,1931年,大竹县根据广大群众意愿,将长乐乡更名为妈妈乡。从此,有了这样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妈妈场。

如今走进大竹县妈妈镇,街道干净整洁,这里刚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卫生乡镇。在妈妈镇,随处可见与“母亲”相关的元素,镇上两个广场也都以“母亲”或“妈妈”命名。

来到妈妈广场,只见一座年轻母亲怀抱婴儿的雕塑,栩栩如生、寓意深刻。雕塑下刻有“勤劳善良、博大宽容、奉献自尊、温存朴雅”16字《妈妈精神》。在离妈妈广场不远处,还有一个母亲印象广场,广场上有一座年迈母亲的雕塑。老母亲面带笑容,坐在一根长板凳上,手里端着一个水壶正向碗里盛水,显得安定又慈祥。

2021年,妈妈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3亿元。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打造了母亲文化印象街。

该镇红光村(合并后为花楼村)2019年度被评为省级“四好村”,大石村2018年度被评为达州市级“四好村”,梅岩村、北斗村(合并后为棋林村)被2018年度被评为县级“四好村”,梅岩村、金鸡村被命名为2020年达州市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