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铿锵不负芳华 笃行不怠尽显风采——记达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大竹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袁东娅
来源:达州人大
发布日期:2022-05-30
点击数:人次

她于2000年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大竹,从此便扎根于大竹县卫生健康事业,在03年非典、05年禽流感、09年甲型流感等每一次卫生应急事件处置中均勇挑重担,冲锋在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更是昼夜不停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火线”的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获得大竹县“非典防治先进个人”,大竹县“十佳机关共产党员”,达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她就是达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大竹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现任大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中心主任袁东娅。

柔肩扛重任,巾帼显担当。袁东娅在疾控战线上工作二十余载,始终秉承“科学创新、团结协作、奉献敬业、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坚持“1234”发展战略(即锁定创全省一流的定位,以让人民满意、让党委政府放心为目标,突出制度、能力和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及和谐型单位),把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放在第一位,高标准、严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带领大竹疾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可贺的成绩。

一、紧扣大局履职责,强基提能助发展

全国实行取消从业人员体检及卫生监测收费改革后,疾控中心面临着巨大困难和挑战。袁东娅与时任大竹县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申化坤一起,抢抓时机,及时整合健康体检、卫生监测、结核筛查经费渠道,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将相关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由“向群众要钱”变为“为群众免费”,实现了企业和群众从“不愿检查、规避监测”到“主动检查、要求监测”的巨大转变,不仅顺利破解疾控发展难题,同时减轻了企业和群众负担,优化了营商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袁东娅通过“培训 筹备”左右开弓,克服了技术人员短缺、原材料紧缺、交通管制、核心材料定制时间长等困难,短短1个月内便完成P2实验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成为全市最早开展核酸检测的县级疾控中心。同时,她还提前谋划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前移预防关口,率先购买6000余支新冠病毒疫苗用于重点人群接种,成为全市最早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区县。在建成结核病防治大楼、艾滋病确诊实验室、数字化接种门诊后,她多方奔走,成功为单位配备齐检验检测系统、疫苗接种系统、行政—门诊一体化信息系统等近10个平台。她深知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通过实施进高校宣传、吸引人才实地考察、先就业后入编等举措,两年内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20余名,拓展了检测项目200余项,检测能力在同类疾控中心处于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同时,她还积极主张与川大、华西建立了合作关系,助力科研攻坚,先后完成了十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大竹县病媒生物与相关传染病防治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成果奖、2021年达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4个一等奖获奖单位中唯一一个县级单位)。

二、初心不泯防新冠,使命如磐抗疫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袁东娅作为大竹疾控中心这个战“疫”主力军的指挥员,在疫情初期接到防控任务后,科学部署抢夺抗“疫”主动权,赓即成立了流行病学调查、消毒、转运等11个专业处置组,先后组织修改完善应急方案二十余次,明确任务分工,细化责任落实,从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开始,带领着全中心职工迎难而上,严防死守,日夜奋战实时动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行动践行“新冠不除,绝不收兵”的诺言。

袁东娅深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就是早发现、早隔离,关键在“早”,反应在“快”,隔离在“准”,消毒在“狠”,人民群众的健康等不得、拖不得,必须与时间博弈。“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会”“疫情研判会”“业务培训会”……哪里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常常在会议结束后,她又马不停蹄奔赴防控一线,深入疫情防控难点、难区,安排布置工作,找准薄弱点,再从一线回到办公室召开情况汇总会议,对疫情信息进行分析上报,常常加班到深夜。连续高强度工作,让这位平日意气风发的铁娘子也感到疲惫不堪,嘴角甚至长满了疱疹。“您回家歇歇吧”大家都在劝她,而她就是不肯“退下火线”,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我的战友还在战场无畏拼搏,我有什么理由休息!”。

三、创新举措强服务,全力以赴筑屏障

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袁东娅创新提出并开展了“新冠肺炎 艾滋病”双防控双推进策略,免费对22万余外省务工和返岗农民工健康体检暨HIV抗体筛查,摸清了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疫情底数,累计节约财政支出8300余万元,并成为第七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会议艾滋病流行病学与监测和评价分论坛15名讲者中唯一的基层嘉宾交流工作经验,在参加会议的1万多名业内人士中反响强烈。袁东娅积极推动大竹疾控中心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兴、葛兰素史克等单位和企业合作,将大竹县疾控中心创建成全省首批、全市首个疫苗临床试验研究基地,引进女性九价宫颈癌临床试验项目、狂犬疫苗等临床试验项目,为全县2000余名群众免费接种疫苗,为群众节省资金达600余万元。同时,袁东娅还亲在前往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高校,与高校探讨合作方式,建成全市首个县级疾控高校教学实践基地,扩大高校影响力,为引进专业化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繁重而琐碎,袁东娅同志以她一流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勇挑重任,踔厉奋发,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全力筑牢了竹乡人民的健康防护屏障。(肖森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