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等代表:
你们在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川渝中药材种植和交易产业示范区的建议》(第116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政府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
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竹委发〔2021〕5号)和《印发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竹府办〔2021〕12号)。由中药材种植(养殖)发展专项组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养殖)、GAP种植基地打造、中药材种植科研工作;由中医药贸易流通发展专项组牵头负责中医药产品贸易、流通及中药材交易平台打造、管理工作;由中医药工业发展专项组牵头负责中药材加工、中医药制造、保健品制造、绿色有机食品制造、健康信息化、中医药产品科研,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来重点思考、谋划和推进。
二、中药材产业基本现状
(一)中药材种植情况。2022年以来,我县在安吉、天城、乌木、庙坝等乡镇新发展黄精、石菖蒲、太子参、百部、黄蜀葵等中药材3000余亩。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3.6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企业、合作社7个,种植户115户。种植分布较多的有川主、安吉、乌木、周家、庙坝、天城等乡镇。种植主要品种有金槐5200亩、太子参5000亩、石菖蒲4000亩、黄精2000亩、黄蜀葵1500亩、百部1000亩、枳壳1000亩、虎杖500亩,花椒约15000亩。
(二)中药材加工情况。我县中药材均是由各种植大户和营销商自行建立加工厂房,进行初加工。目前,全县有金槐、瓜蒌、黄蜀葵、花椒等初加工点36个,占地面积约19200平方米。
(三)中药材销售情况。一是由种植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主体经过初加工,统一销售到中国中药、999集团、汇仁肾宝等药企及部分药材批发市场。二是种植规模较小的零星散户生产的百部、鱼腥草、金槐、黄精、石菖蒲等中药材,主要由药材营销商上门收购。三是利用“互联网 中药材”营销模式,各种植大户和营销商直接将中药材销往全国各地。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虽然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加工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少,科技支撑力度不够,扶持政策少等一系列问题。下一步,我县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相关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中药材市场体系。配合达州市建设“秦巴中药材互联网产业服务综合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 中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中药材线上交易;发展壮大产区市场,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提高我县中药产品市场占有率。把壮大中药材产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引导种植大户、农户遵循市场规律,合理选育中药材种植品种,减少盲目种植带来的风险和资源浪费,突出有道地特色、有市场,产销对路的品种,通过培育形成种、采、购、销、产全产业链,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有序科学发展。
(二)加大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中药材作为促农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以引进的几家种植企业为重点,指导建设中药材基地;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将涉农项目资源重点向中药材基地建设、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种苗补助等环节倾斜;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重点,支持中药材种植大户、企业创建现代农业园区,根据产业发展成效,优先落实合作社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奖补等扶持政策。培育中医药营销企业,积极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通过企业带动,提升经济效益,打造优质品牌。
(三)强化指导助推提质增效。引导种植企业及专合组织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育中药材产业专业人才;继续抓好中药材产业的技术指导,重点抓好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金槐、黄蜀葵、黄精、太子参、虎杖、百部等种植基地,探索“公司 合作社 农户 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协会、种植大户、药材经销商在信息、中介、销售等方面的桥梁作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避免盲从种植,规避风险,获得更好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中医药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中医股 文玉焰
联系电话:0818- 5858015 13548296357
大竹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