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深化“千警联千企”活动 探索服务营商新路径
来源:大竹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2-09-06
点击数:人次

自全市公安机关“千警联千企”活动开展以来,大竹县公安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绩导向、结果导向,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围绕《大竹县公安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便民利企22项措施》,靠前精准服务,探索服务营商新路径,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一、在“统筹 机制”上下实功。一是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细化《大竹县公安机关开展“千警联千企”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包保结对共建”联企服务模式,实行局领导“包保”、部门负责同志“结对”、民警“共建”挂点联络机制。以县局为单位,分别对照24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1个规模以上企业,统筹整合机关部门和各所队警力,明确联企服务名单,进一步深化警企交流。201家规上企业已全部走访完毕,收集相关意见建议180余条,并持续跟进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健全助企保障机制。围绕东柳片区重点企业创新设立“驻企警务室”,落实“一企一警”和“驻企警官”制度,配套构建“1 X 3”多元化调解平台;在茶叶基地设立“白茶护航队”,建立“茶市警务站”,为白茶种植企业护航11万亩白茶产业发展;在欢喜坪、五峰山4A级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旅游区设置景区警务室3处,全力保障景区安全事故“零发生”。三是完善警企联防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反恐、消防等应急处突演练,着力打造联勤联动、快速协作的应急响应模式。加强企业周边治安联巡,强化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指导企业加强安全防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二、在“服务 宣传”上见实效。一是前置惠商服务。为重点企业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一站式”“一窗式”服务。今年以来上门登记员工信息2700余条,提供背景审查300余人次,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139件,有效化解涉企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及存在风险点68个,企业及群众满意率达99.6%。二是畅通便民渠道。优化户政、车驾管、民爆物品审批流程,试点使用“一机通办”公安综合服务自助机。新增加3个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和5个警保联动便民服务站,多项业务实现“川渝通办”。三是强化法治宣传。及时搜集、编发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典型案例等资源,建立“普法宣传信息库”,依托“警企联系群”定期推送。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以案释法,引导企业员工学法、知法,到企业宣传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展防范知识宣传讲座,增强企业和职工法治意识、防范意识。截至目前,张贴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海报100余张,分发宣传单1500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10副,拍摄反传销诈骗宣传视频1个。

三、在“防范 打击”上出实招。一是抓牢风险防范。深化“包保结对共建”联企服务模式,建立日常走访机制,做好日常服务工作,进一步增进沟通和交流,受理企业投诉、举报和法律咨询,为企业排忧解难。从易发的经济犯罪角度出发,全方位分析可能侵害企业利益的风险隐患,以问题为导向,帮助企业排查风险、整改隐患、堵塞漏洞。截至目前,排查化解涉企风险隐患37处。二是抓实破案打击。建立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工作新机制,实现快受理、快立案、快侦查、快挽损;对社会影响大、危害严重的案件,采取领导包案、专案侦查、限期侦破等措施,确保涉企重大案件必破。侦破“11.03”串通招投标案件等一批重大经济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收缴涉案资金5000余万元;侦破涉民营企业的“李宣霖”贷款诈骗案,该案涉案人员50余人、涉案资金7000余万元。三是抓严专项整治。紧盯企业反映较多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套路贷”等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整治和涉企积案清理,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与金融办、银监、税务等部门对接联系,联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开展排查,切实维护企业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