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创新”为先导,精心构建退役军人“服务圈”。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为着力点,推进退役军人网格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主动性、高效性。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大竹县分公司等14家有入驻意向的企事业在全县合作共建共享“退役军人服务超市”,完成石河镇、文星镇等4个乡镇退役军人服务超市建设。同时,设立县级老兵调解室1个,乡镇(街道)老兵调解室31个,扩大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针对性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竭力打造退役军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
二是以“创优”为引领,耐心打造退役军人“品牌圈”。持续深化退役军人赤焰志愿服务品牌、服务体系建设品牌等,组建县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31支1148人,发展红色宣讲员375人,提档升级324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10个服务对象300人以上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达标。以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和“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为契机,打造石河镇、周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样板站”2个。
三是以“创绩”为抓手,细心织密退役军人“感情圈”。持续优化地方优抚政策,将“两参”人员纳入丧葬补助范围。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105户,医疗补助15612人,生活救助1503人次。严格落实省市优待项目清单,实现县域内A级以上景区免票优待全覆盖、县城区内凭优待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创新拓展优待项目11项,获四川省双拥办通报表扬。
四是以“创效”为突破,用心筑牢退役军人“保障圈”。通过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简化办事流程、提供便捷服务,为退役军人提供“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条龙便利服务。坚持“1243”阳光安置办法,妥善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退出消防员)149人。组织大中型企业开展线上线下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帮助93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严格落实烈士、现役军人、公安英模、消防救援人员等群体子女入学相关优待政策,落实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优待40名,落实7名现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子女初升高加分优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