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合并后的统一简称。参保人可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参保计划,提高自己的待遇水平,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
那么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六个误区,您都知道吗?
误区一、现在不缴费,等到60岁国家也会发养老金?
答案是错误的。未及时参保缴费的城乡居民,到60岁就不能正常领取城乡居保待遇。
如:大竹县2011年开始实施“新农保”与“城居保”,制度实施时(2011年)已年满60周岁,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制度实施时(2011年)未满60周岁,都应该缴费。1965年12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城乡居民,应逐年缴费,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1965年12月31日之后出生的城乡居民,应逐年缴费,不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如:农村居民张某生于1966年,60岁时是2026年,最迟要在2012年参保,并逐年缴费达到15年,60岁时才能领取城乡居保待遇。
误区二、缴纳满15年后,就不用缴费了吗?
答案是错误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并不是只能缴纳15年。参保人达到待遇领取年龄时,正常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基础养老金每月会增加2元。
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大,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误区三、缴费档次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案是错误的。城乡居保共有16个缴费档次,参保人每年可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参保人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在待遇领取当年到户籍所在地便民服务中心,将以往年度较低的已缴费档次办理一次性提档升级业务,以便于退休领取更高待遇。
误区四、缴费越少回本越快,缴费越多越不划算?
答案是错误的。
城乡居保待遇=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加发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才有)。
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33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d 139。(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总额 政府补贴总额 利息。较低的缴费档次会导致个人账户储存额低,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城乡居保待遇,影响终身)。
误区五、万一出了“意外”,缴的保费不能退?
答案是错误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行实账管理,个人缴费、财政补贴全额计入城乡居民个人账户,按年计息(计息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
未享受待遇亡故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个人缴费总额、政府补贴总额及利息)全部退还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还可领取一定的丧葬补助金;
已享受待遇亡故,未领取完的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储存额减去已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退还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还可领取死亡当月养老金标准的12个月总额的丧葬补助金。
误区六、人死后不用办手续,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
答案是错误的。原因有三:一是待遇领取人每年必须通过“四川人社”APP或“达州人社”微信小程序进行生存认证,超过12个月未认证,系统就会自动停发其待遇;二是领取人死亡后60日内申报死亡注销,才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三是城乡居民养老金属于国家社保基金,冒领多领属于违法行为,必须法定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