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根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4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涉农项目(第三批)储备工作的通知》(川农函〔2024〕233号)文件要求,我县拟进行2024年省级财政“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申报储备工作,请各乡镇(街道)征询、筛选有意向且积极性高、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服务和经营主体进行申报储备。
一、建设思路
按照《四川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试行)》(川农发〔2021〕100号)要求和标准,以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为牵引,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引导项目实施主体采取综合措施,对地块开展小变大、短变长、陡变缓、弯变直改造,修建机耕道路和地块进出坡道,实现地块互联互通,改善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和作业条件,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加快发展,提高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二、建设内容及标准
(一)地块互联互通。通过去埂消坎等工程措施,修建地块进出坡道,完善农机化生产道路,实现相邻地块之间、地块与道路之间衔接顺畅,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进出地块需要。
(二)地形调整。合理规划地块形状,以条带状布局为主,消除作业死角为目的,通过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除障碍、平凹坑,对尖角或弯月形等影响农业机械作业的异形地块,进行开挖回填、截弯取直等整理,对陡坡地改为缓坡地,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安全高效作业要求。
(三)地力提升。通过表土剥离和表土回填等措施,保持土层熟化;通过碎石处理或捡石处理提升土层可耕性;通过深翻深耕、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工程、农艺和生物措施,改良土壤、提升地力。
项目要集中连片,把项目区建成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基地(以下简称“推广应用基地”),每个推广应用基地面积不少于200亩。推广应用基地要实现“四变一通”(地块小变大、短变长、陡变缓、弯变直、互联互通),农业机械通行条件显著改善,大中型农业机械地块通达率100%,达到应种尽种、宜机作业,农机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机化生产效率效益进一步提高。
三、储备条件
按照“先易后难”原则,优先在撂荒土地、已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土地,具备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条件、地方积极性高的乡镇选点布局,鼓励整村、整镇(乡)、整域推进。农机化先导区全部用于粮油生产。
四、实施主体
实施主体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生产服务和经营主体,已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先,由县农业农村部门商财政部门公开、公平、公正确定。
五、补助标准
实行“先建后补”和“县级报账制”。根据项目建设内容,省级补助指导标准为每亩不超过1500元,且省级财政资金补助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
六、申报报告递交
各乡镇(街道)如有愿意申报储备项目实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生产服务和经营主体,经当地政府审核推荐并填写项目《申报储备项目申请报告》,于5月23日前将纸质版本递交至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推广中心(县农业农村局二办公区3楼)。
(联系人:姚中华 联系电话:13882858203)
附件:大竹县2024年“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申报储备项目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