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政治引领”,彰显制度优势。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扣街道发展需要,将人才工作纳入街道党工委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明确全年人才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举措;注重政治吸纳,重点培养和发展35岁及以下青年致富能手、外出经商务工和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人才入党,逐渐形成党员与人才“双向培养”良性机制;抓实人才摸排,联合居民区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在职党员等群体,对辖区优秀人才进行全面摸排,定期完善和更新人才信息库,为街道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党建 素质提升”,增强履职能力。抓实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优秀人才实际,精准制定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强化技术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专题辅导、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食用菌种植等技术培训3次,培训500余人次;健全培养机制,坚持“把青年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探索建立“集中培训 导师帮带 实践锻炼”培养机制,储备一支素质高、留得住、用得上的后备力量66名。
“党建 作用发挥”,提升治理水平。健全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想干事”,探索实行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优先推荐入党、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推荐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抓好组织引导,让优秀人才“能干事”,聚焦“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引导优秀人才助力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为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牵好线、搭好台;强化实践锻炼,让优秀人才“干成事”,以优秀人才储备库人员为主体,组建优秀人才志愿服务队12支,让优秀人才在志愿服务中担当作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