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派出所打好“三张牌”赋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来源:大竹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4-08-05
点击数:人次

今年以来,清水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锚定“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回访“三张牌”,将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一、打好“排查牌”,摸清隐患底数。一是开展实地走访。结合坐标采集工作,开展常态化基层走访工作,由1名片区民警、2名网格员组建“1 2”实地排查小组,深入16个村、3个社区围绕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内容开展排查。二是进行自主梳理。每周组织召开研判会,围绕接处警记录、调解记录、前科劣迹人员等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针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上访事件等“重点事”进行精准采集,牢牢掌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主动权。三是实行部门联动。完善信息通报联络制度,积极主动与政府、街道、村、社区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络,及时互通各类不稳定信息,搭建“责任明晰、流转顺畅、配合有力”的联动处置体系,切实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效。

二、打好“调处牌”,提高化解质效。一是推行先期处置。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村干部、门卫保安等社会力量,开展联合调解工作,一旦接报纠纷警情,及时联合社会力量进行矛盾纠纷先期调处,避免矛盾激化升级,有效化解群众矛盾。二是规划处置流程。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首接责任制”工作要求,对接报、排查的矛盾纠纷苗头性问题及线索落实专人专管,专案专办,由民警牵头,调解员从旁协助,开展纠纷调处工作,形成“接报—调处—反馈”闭环管理模式。三是建立差异化管理模式。围绕报警次数、纠纷程度等要素对纠纷矛盾进行综合评定,针对高风险人员,落实“社区民警 网格员 村镇人员”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行监测;对于中风险人员,每月跟踪反馈,确保信息“鲜活度”;对于三个月以上未再次发生新的矛盾纠纷问题和隐患的人员,不定期开展回访,直至隐患彻底消除。

三、打好“回访牌”,深化服务效能。一是开展“回头看”。根据“谁负责、谁调处、谁回访”原则,认真落实“一案一回访”,针对已调解的纠纷警情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回头看”工作,深入了解矛盾纠纷后续动态,针对尚未完全解开心结及未履行完毕对象跟进敦促或再次调解,实体化解后销号清零。二是拓宽受理渠道。搭建警民沟通桥梁,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召开警营座谈会、坝坝会等多种渠道,全面收集社会不稳定动态。同步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LED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用法的意识。三是强化综合素质。派出所所长通过所务会、专题会等形式,结合近期发生的矛盾纠纷典型案例,组织民辅警、驻所调解员围绕法律法规、调解技巧、调解话术等内容讲授,全面提升队伍的调解能力和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