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河镇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8-15
点击数:人次

​石河镇距大竹县城17公里,距达州市市中心37公里,包茂高速G65线和国道210线纵贯全境被誉为“大竹经济北大门”;全镇面积180平方公里,辖22个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5.8万人是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系中国香椿第一县核心区、中国苎麻之乡发源地。

石河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树立“食品安全是最大民生工程”的理念,把促进和发展食品安全列入石河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自2024年被市食安委确定为“食品安全六型示范创建单位”以来,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形成政府负责、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管理格局,有效破解“单打独斗”难题,持续提升综合监管效能,走出了一条食品安全“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新路径。截止上半年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目前食品安全形式总体趋好。

一、念好“细”字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部署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六型”创建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以最新要求调整工作领导专班,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安排镇分管领导为专班具体负责人,成立食品安全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驻镇单位、卫生院、学校共同参与治理,按照“六型”创建工作要求,及时制定《大竹县石河镇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方案》《石河镇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石河镇2024年食品安全应急方案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等方案,完善“清单制 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的责任体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建立“周汇报 月总结”机制,党委、政府每周听取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每月及时总结调整和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确保创建工作按步骤有序推行。2024年上半年以来,党委、政府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报告3次、研究食品安全工作8次。

二、念好“实”字诀,全镇参与同心协力抓提质

建立分级制度。对辖区食品商户、企业,实施B、C、D分级挂包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督导,遇重大节假日增加督查频次,及时将督查整改情况录入“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二是明确责任分工。构建“专业人员 乡镇干部 村组干部”食品安全网格监管队伍,明确对工作业务精炼、辖区情况清楚的干部为街道、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人,负责食品安全日常工作。建立工作督促机制,对包保干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督导,使包保干部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三是开展培训计划。采取“订单式”“订制式”培训模式,由石河市场监管所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对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企业规范运行等内容进行培训,共计培训500余人次

三、念好“严”字诀,盯准问题全面排查抓源头

一是建立检查机制。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等措施,对辖区内22个村、6个社区食品监管现状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摸底,按照每周分类检查,定期汇总,查摆问题,逐一消除的原则,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作坊,食品经营门店等行业建立工作台账。二是强化督导调研。采取“四不两直”、现场检查、“随机抽查 统一排查”方式等,针对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生鲜店铺等重点领域逐店逐铺进行排查,重点排查“五无”、过期、假冒伪劣等产品,对不合规行为严格执法,重拳出击目前,开展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人次,督导调研5次,发布通报提醒6次,排查隐患12处,督促商家整改8处。三是以案促警督促整改。2024年以来,镇食安办联合石河市场监管对重点企业商家采取抓典型行为,以案促改,处理食品领域案件6件。

四、念好“新”字诀,宣传立体加大马力抓意识

一是紧盯重点日。结合“3 f 15”消费者权益日、赶集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村民微信群、发放宣传单页、现场咨询等形式,围绕食品加工操作、餐具清洗消毒、进货渠道等内容展开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科学消费理念。目前,发放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资料2000余张、张挂横幅10余条。二是创新渠道方式。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平台、社区公共信息栏等舆论工具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契机,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和公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依托监管员上门宣传、对经营户下达监督意见书、整改通知、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等形式,拉近干群关系,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对食品的准入管理和日常监控,严格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生产加工标准,杜绝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冒用许可证违法行为。       

(二)加强对学校、集体用餐单位的检查。重点检查食堂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及食品加工环境、食品储藏和餐饮器具消毒等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努力营造人人注重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引导群众树立食品安全观念和消费方式。

(四)进一步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加强组织协调配合,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工作步骤、工作重点、加大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力度,充分发挥镇食安办的组织协调作用,搞好衔接,整合监管力量,对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