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整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立场,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压紧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狠抓纠风治乱,推动殡葬服务机构加强长效治理,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制度执行,提高殡葬服务机构规范化水平,坚决遏制推高殡葬服务价格行为;督促殡葬中介机构和外包服务行业守法经营、规范经营,有关从业人员提升职业操守、严格行业自律;坚决整治“活人墓”、硬化大墓,大力倡导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加强对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引导和管理,强化绿色文化节俭理念,下足功夫纠治殡葬行业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整治范围
白塔街道范围内的殡葬中介、民间殡葬从业人员、“活人墓”和硬化大墓。
三、整治重点
(一)殡葬中介服务主体(俗称殡葬“一条龙服务”“殡葬串串”)方面
重点查纠是否具有合法经营资质;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是否公开,丧葬用品是否明码标价;是否有强制收费、捆绑销售或只收费不服务行为;是否存在代办殡葬服务过程中超标准收费的问题;是否有坑蒙拐骗、欺行霸市行为;是否有假冒殡仪馆名义,违法违规经营遗体接运、存放、整容等殡葬服务行为。
(二)民间殡葬从业人员方面
各村(社区)要主动作为,认真及时摸排,切实掌握本辖区内民间殡葬从业人员、成品墓石材加工企业及个体私营者基本信息,建立健全信息台账,及时填报《民间殡葬从业人员信息备案册》(附件 1);要组织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及成品墓石材加工企业及个体私营者主动报备,及时签订《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备案书》(附件 2)《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备案承诺书》(附件 3),同时发放《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备案回执》(附件 4)《民间殡葬从业行为告之书》(附件 5);在组织备案同时,要告之民间殡葬从业人员殡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告之可为和不可为事项。
(三)“活人墓”和硬化大墓整治方面
1.“活人墓”是指在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等殡葬设施以外,违法违规私自建造的专门用于但尚未安葬遗体或骨灰的建(构)筑物。对活人墓作拆除、恢复原有土地功能整治。
2.硬化大墓是指在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等殡葬设施以外,私自建造(包括改扩建)的已安葬了骨灰或遗体、超面积的硬化单体建(构)筑物。衡量指标为:硬化大墓指坟墓及附属建(构)筑物采用石材、瓷砖、砖混、钢筋混凝土等不可降解材料进行了硬化处理;超面积是指坟墓加附属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单人墓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超过6平方米。对硬化大墓进行改造整治,拆除硬化部分建(构)筑物,将坟墓面积缩小到规定范围之内,不作平坟处理。未石化硬化的土坟不纳入整治范围。
四、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5月20日前)
全面启动专项整治工作。将整治工作及相关政策作为重点内容,加强宣传报道,提高群众知晓率。
(二)集中治理(5月20日至8月底)
及时摸排完成自查自纠,认真研判发现的问题,一般性问题立行立改,对问题突出的进行重点督办,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逐一抓好整改。
(三)巩固提升(9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对专项整治工作有关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深入剖析问题,查漏补缺,着力完善制度措施,强化日常监管,健全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村(社区)充分认识深化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专项整治有关要求,深入查找、治理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应有的合法权益,促进殡葬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严明工作纪律。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居)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干部、红白理事会、村民代表等作用,对新建和发现的“活人墓”、硬化大墓问题及时制止,并协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对于屡禁不止反复出现新建“活人墓”、硬化大墓的村(居)委员会要进行指导和督促,同时加强对辖区民间殡葬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三)务求工作实效。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倒排工期、细化措施,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