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宣传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组织镇市场监管、卫生院等部门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在集市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加强对食品从业者的培训,定期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班。要求食品从业者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二、抓监管执法,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完善镇、村(社区)两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台账,对每次巡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及整改情况等。通过台账管理,实现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动态监管,及时掌握其食品安全状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
三、抓源头管控,保障食品供应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定期对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检测。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规范农药、化肥、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和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等行为。引导食品小作坊进行升级改造,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对符合条件的小作坊,积极帮助其办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纳入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