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第十一小学“三化联动”打造安全、阳光、清廉食堂
来源:大竹县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4-12-04
点击数:人次

大竹县第十一小学深入贯彻中省市县“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部署,坚持常态化盯责、制度化运行、透明化监管“三化联动”,实现“校园餐”管理责任到位、资金使用规范、信息公开透明、食品安全卫生,倾情打造学生满意、家长认可、社会点赞的安全、阳光、清廉食堂。

一、常态化盯责守牢清廉底线

(一)上级挂包“督责任”。落实好市检察院、县委县政府挂包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的包保责任,学校配合联动,各司其职,构建齐抓共管的“校园餐”责任体系。

(二)三定管理“促落实”。建立“三维五级”管理网格,即人员岗位责任网格、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网格、食安应急处置管理网格,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实现校长、分管副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学生干部分级管理,层层落实。

(三)廉洁教育“筑防线”。坚持每周组织食堂管理、财务等岗位人员开展廉洁教育,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二、制度化管理实现全程规范

(一)风险排查“全覆盖”。聚焦“校园餐”领域廉政风险点和社会关注点,梳理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点21个,完善监督措施21条,梳理出膳食经费管理风险点16个,完善监督措施31条。

(二)完善制度“全链条”。建立健全“校园餐”全周期管理制度,切实规范食堂小微权力运行,坚决防止利益输送等微腐败问题的滋生与蔓延。坚持“收支两条线”财经制度,确保国拨资金使用“足”、自筹资金结算“实”、教师资金管理“明”。

(三)员工管理“全过程”。安装监控明厨亮灶,加强食堂员工精细化管理考核,对从业不规范的食堂人员作出停职检查或岗位调整甚至解聘处理,有效堵塞安全及廉政漏洞。

三、透明化监管织密监督网络

(一)强化检查促整改。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不定期到学校专项检查,学校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多元监管促提升。发挥膳管会参与监管、校监会过程监督、家委会适时介入的职能作用,通过实地考察、满意度测评、综合评价等参与食堂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膳食质量。

(三)阳光公示促透明。及时发布每日餐谱、食品采购、财务收支等食堂领域各类信息,常规公示项目达30余种,确保全过程阳光透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