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苎麻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4-12-09
点击数:人次

 苎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外国人称“中国草”,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军用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大竹县地处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端,位于北纬30,幅员2076平方公里,地跨“三山两槽”,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为苎麻产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环境,素有“中国苎麻之乡”美誉。

一、苎麻的优良特性

苎麻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有着质地细腻、光泽柔和、透气性好、抗菌防腐等特性,是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相比其他麻类,苎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纤维特性独特。同体积的苎麻纤维比棉纤维轻20%,苎麻单纤维强力超过棉、毛、丝等所有天然纤维,其长度是棉纤维的7-8倍。苎麻纤维纵向有横竖纹,中空有裂缝,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吸湿散湿、舒适透气,所以穿麻织品具有凉爽感。苎麻纤维十分坚韧,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加上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正是这些无法替代和超越的结构性能使苎麻成为一种稀有的天然纤维。

二是不与粮争地。苎麻适宜种植在山区平地、缓坡地、丘陵地或平原冲击土上,以丘陵山区旱地种植为主,不与主粮水稻争地,非常适合我县丘陵多平地少的县情。

三是水土保持性好。苎麻根系发达,叶片覆盖率高、时间长,可有效降低土壤侵蚀量和地表径流量,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显著,发展苎麻产业对于保护“绿水青山”非常有利。水利部确定苎麻为南方水土保持“水保仙子”,已将其作为南方水土保持的首选植物,鼓励四川、重庆等地区推广种植。

二、大竹县苎麻产业发展现状

苎麻是大竹县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作为大竹县“六张名片”之一,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好。大竹苎麻自商周时种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农户对苎麻有一种深厚的特殊感情,麻农代代种麻、家家种麻,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生产经验,苎麻剥刮技术老少皆精,储麻原麻技术独特。大竹县五十年代就被国务院授予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这首唐代杜甫的古诗是对古代大竹苎麻生产、流通盛况的真实写照。

二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大竹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日照适度,多年日平均气温16.6~17.3℃,年降水量1100~1200 mm,无霜期285d,年均日照时间1329~1400h。苎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生育期3—10月,这8个月大竹县平均气温为21℃,可满足苎麻生长对温度的需求。大竹县8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4—10月,充沛的降水完全能够满足苎麻生长所需。大竹县属四川省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地跨“三山两槽”,苎麻主要种植在两槽缓坡地带,山间多雾,空气相对湿度高,日光多漫射,非常适合苎麻生长。2001年,“当代麻神”原湖南农业大学李宗道教授来大竹县考察后称赞大竹县属优质苎麻生态区。优越的生态条件造就了大竹县苎麻质量上乘的独特优势。大竹县苎麻以胶质含量低、单纤维支数高、纺织服用性能好而闻名于世,全国苎麻纺织高端产品原材料基本来自大竹县,大竹县苎麻的价格也成为全国苎麻价格的“晴雨表”。

是种植面积大品质优近年来,大竹县持续发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种植面积稳定在14.5万亩,年产原麻高达2万吨。大竹县主要种植的川苎8号、11号、16号、玉苎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原麻平均单纤支数2000支,最高可达2800支,在全国为最优水平。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中国苎麻之乡”“全国苎麻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优质麻纺原料基地“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

四是政策支撑强而有力。大竹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苎麻产业发展,设立了全国唯一的苎麻产业发展机构,先后出台了《大竹县支持苎麻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关于促进苎麻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针对性产业扶持政策,并且从2013年起县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苎麻产业发展。

五是加工基础坚如磐石。据县志载:新中国成立后,我县充分利用苎麻资源优势,发展苎麻纺织工业,苎麻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四川省苎麻纺织基地。1988年大竹麻纺工业达到鼎盛期,共有麻纺厂24家,麻制原料﹙半成品﹚远销苏联、韩国、日本等国家及中国香港等地区,当年麻纺工业产值、利润、税金、创汇分别占全县工业25%、60%、40%和80%以上,同年我县还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出口基地。近年来,大竹县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了完整的苎麻产业链,通过建设市级苎麻现代农业园区,吸引了多家麻纺生产企业入驻,建立了坚实的加工基础。大竹县现存苎麻纺织企业6家,分别为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四川玉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畅麻纺有限公司、金丰麻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嘉年玉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及四川亚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是大竹县苎麻纺织龙头企业,专业从事苎麻纺织新材料(纤维、纱线)研发、生产、经营,其开发的玉苎麻牌04和05麻条、高端纤维、纱线产品质量处于国际麻纺行业领先水平。

六是社会效益突出。苎麻从原麻栽种到终端成品,涉及种植、加工、商贸文旅等多个环节,具有三产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政府财税收入等,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有明显积极作用,成为大竹县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

三、苎麻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一)国际市场震荡。目前苎麻仅限于苎麻纤维的使用,主要用于纺织服装原料。行业希望依靠麻纺工业的兴旺带动苎麻种植的发展,但由于苎麻纤维的消费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就造成苎麻产业发展严重受国际市场制约,导致全国苎麻种植面积和苎麻加工能力也随国际行情起伏波动大。

(二)原麻种植受多因素制约。一是受耕地保护政策影响,基本农田只能种植粮食作物,苎麻扩面受阻。二是种植基地基础设施落后,基地土壤条件、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改善。三是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化种植大户已实现半机械化打剥,但种植面积占80%的散户还是全手工打剥,苎麻收割全部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

(三)苎麻精深加工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我县以苎麻初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与大竹苎麻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一苎麻加工企业少。目前仅有几家加工企业,玉竹麻业还面临破产风险。二链条延伸不够长。麻制品类别单一,基本以精干麻、麻条、纱线、坯布等初级产品为主,没有服装、床上用品、墙布等精深加工产品。三脱胶方式简陋。目前苎麻生物脱胶技术还没完全过关,主要还是依靠化学脱胶,不仅效果差,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苎麻资源利用率较低。苎麻浑身都是宝,但其使用价值远没有被挖掘,目前利用的苎麻纤维仅占整个苎麻植株产量的5%左右,占95%的苎麻叶、骨、壳都没有利用,造成苎麻资源的极大浪费,致使苎麻受单一纤维产品市场的制约。

四、突破苎麻产业发展“瓶颈”

(一)做好产业规划。一做好国际麻纺织行业前景调查,随时把握国际麻纺织市场走向,摸清行业原料需求,针对性发展相应的优势品种,科学制定苎麻产业发展规划,避免盲目扩张造成原料过剩导致市场行情下行。二找准市场定位。苎麻种植加工过程较为复杂、投入劳动强度大,且其产量仅占天然纤维总量的1%不到,造成原料价格高、产量低。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稀缺资源,找准市场定位,在苎麻纤维应用中扬长避短,向高端产品迈进,让苎麻附加值最大化。

(二)稳定供求关系。一继续保证传统种植优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是大竹苎麻的传统优势,要继续通过合理扩大面积、持续抓好品改、积极培育大户、推广机械打剥等举措,保证稳定的原麻供应。二建立良好的原麻供求关系。鼓励本地加工企业与麻农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原料基地生产标准等方式,稳定种植面积、稳定原麻价格、稳定原麻品质,切实保护麻农利益,同时把更多的附加值留在我县。三确保原麻留在原产地。苎麻原麻是保障我县苎麻全产业链发展的最大的基石所在,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原麻留在原产地。四是稳定的原麻价格。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原麻价格,平衡要供需关系,做好原麻价格保护预案,防止原麻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三)实现产业融合。一建立现代优质苎麻纤维新材料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优质苎麻原料的优势。二打造全球高品质苎麻纱线。我县苎麻线纱产品质量一直位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定价权和核心竞争力。三延长产业链。利用现有基础,构建苎麻纱线、织布、服装的苎麻全产业链新格局,打造全国苎麻产业发展高地,推我县由原麻基地逐渐转变为苎麻精深加工产业聚集地,实现生产链的全融合。

(四)加大科研投入。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大竹苎麻“一县一业”建设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集中优势力量加大研发与技术推广力度。针对苎麻脱胶污染大、打剥方式传统、综合利用率低等实际问题,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好院士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快机收机剥推广运用,加大清洁环保脱胶技术及精细化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推动苎麻产业绿色快速发展,

(五)提升品牌形象。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大竹苎麻”时尚文化的宣传力度,使更多消费者认知苎麻、认可苎麻、认定苎麻,喜欢苎麻、穿着苎麻、使用苎麻。二加大争取力度。积极向中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产业扶持力度,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苎麻纤维传统产业。三加大呼吁力度。呼吁国家保护麻农和企业利益、维护我国苎麻纤维产业安全,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使苎麻产业从原麻种植、加工等诸多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以最终排除产业发展的隐患,使我国苎麻纤维产业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四提升行业认可度。以承办“中国苎麻产业发展创新大会”为契机,提升国家乃至世界麻类行业对“大竹苎麻”的进一步认可,坐实世界苎麻产业第一把交椅。

(六)深挖文化底蕴。一坚持农旅一体化。加大“大竹苎麻”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力度,推进大竹苎麻文化中心建设,探索苎麻“农旅文”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加快苎麻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发展。二开发苎麻工业化旅游。以亚缇纺织工厂为主体,建设透明化生产车间,通过工业旅游,让游客对现代苎麻纺织有更多了解、认识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三支持“大竹手工麻布织造技艺”申请非遗。历史上,大竹人主要就是手工纺织麻布,织造技艺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农书》的“农器图谱”中绘下的“治苎”绩麻工具,如今在大竹民间大量遗存。四开发苎麻文创产品。以创意设计、时尚推广、品牌建设为抓手,促进麻纺工艺与文化创意产品深度融合,开发苎麻文创系列产品。

世界苎麻看中国,中国苎麻看大竹。产业发展总是曲折向前,大竹县苎麻产业正遭遇风雨,但大竹人民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对苎麻的热爱,始终激励着、支撑着、引领着大竹人民,一如既往爱麻,一往无前种麻。当前推动苎麻产业高质量发展正逢其时,大竹县振兴苎麻产业,有基础、有载体,有信心、有优势,大竹大有可为,必定大有作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