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竹产业发展路径分析研究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4-12-16
点击数:人次

大竹县作为中国川东绿竹之乡,竹资源得天独厚,产业基础扎实、前景广阔。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重要指示精神,将竹产业作为大竹6张主导名片之一,大力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加快推动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竹林资源基本情况

大竹县有林地面积110.4万亩,其中竹林面积43.9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39.8%,竹林总蓄积量达竹重79.4万吨,有白夹竹、楠竹、慈竹、斑竹等36个品种。在全县竹资源中:白夹竹17.8万亩,成片面积为川东之最,占竹林面积40.5%;慈竹15万亩,占竹林面积34.1%;斑竹9.9万亩,占竹林面积22.6%;楠竹1.2万亩,占竹林面积2.7%;其他竹种242亩,占竹林面积0.1%。

二、竹产业发展现状

(一)竹林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竹林基地建设,在合理优化竹林区域布局、品种结构、产业效益等方面,狠下工夫,取得较好实效。建成以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竹海”生态旅游基地和石河镇、石桥铺镇、朝阳乡、月华镇、永胜镇、安吉乡竹林示范基地乡镇6个;建成沿达渝高速大竹段、国道318、国道210线、竹庞路、石清路等绿色生态竹长廊5条,里程达200公里;2018年以来,新造斑竹、楠竹笋材兼用高产竹林示范基地6000亩;新建笋用林高产示范基地2个;新建竹林仿生态种植食用菌、中药材示范基地2个。被省级评为现代竹产业基地3个(大竹县顺天寨现代竹产业基地、大竹县五峰山现代竹产业基地、大竹县青云洞现代竹产业基地)、省级竹林康养基地1个(大竹县云海竹林康养基地)、省级竹林人家2家(大竹县竹笋宴竹林人家、大竹县云峰茶谷竹林人家),省级翠竹长廊1条(大竹县五峰山翠竹长廊),省级命名“竹琴之乡”称号,被列入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县。

(二)竹林培育。县委、县政府于2020年3月11日批准成立大竹县竹产业发展中心负责大竹县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培育等工作,近三年来,共完成竹林退化林修复5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3万亩,竹林改培1万亩,大竹的竹子正在向宜笋则笋、宜材则材和笋材兼用等分类经营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提升竹林质量和产量,竹林资源的利用率逐年提升,不断加速竹林综合利用、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三)竹加工。全县现有竹加工企业13个、作坊20个,年加工干竹笋500吨、鲜竹笋5000吨,竹制品消耗竹材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目前全县“竹 菌”“竹 药”“竹 禽”复合经营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2023年全年竹产业产值达3.4亿元。

(四)竹品牌。建成“竹宝宝”“竹椿情”“竹城九凯”等竹品牌9个。完成新建竹笋冷藏库1500立方米,新购置冷冻运输车辆2台,即食笋生产线(5000吨)1条,竹材、竹笋、竹下种养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五峰山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命名为省级自然生态示范小区、四川省低碳生态旅游示范单位。

(五)竹旅游。五峰山森林公园累计投资10亿元,建成接待中心3个,景区道路14公里,现有竹长廊、咏竹园、百竹园、竹林迷宫等景观20余处,景区达5万亩。近三年的年均游客量达到39万人次,年均旅游综合收入802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87万元,餐饮住宿收入450万元,旅游商品销售、娱乐、景区观光车等收入165万元。带动发展竹农家乐5户、竹旅游饭店6家,授予“四川省竹林人家”称号2家。

(六)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以来,通过上级补助、社会资金投入新建竹区道路(水泥路面)27.7公里,其中:运材道路(防火道路)7.85公里,生产作业道路(防火巡护道路)19.85公里。

(七)招商引资。全县正积极抢抓“以竹代塑”行动计划机遇,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力争建成集中连片的20万亩工业原料竹林。同时紧盯形成“拳头产品”目标,打造一批国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力招引竹纤维新材料等产业龙头企业,全力引进安徽金竹(达州)大竹生物基新材料生产和四川竹缠绕(达州)大竹竹管道生产等工业产业项目,真正将竹资源变成大竹富民强县的工业资源。

三、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链不完善。目前,大竹县的竹产业主要集中在竹材加工等初级环节,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不高。缺乏高端产品和品牌,市场竞争力有限。

(二)技术创新不足。在竹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然而,大竹县的竹产业在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投入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开拓难度大。竹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市场开拓难度较大。同时,面临着来自其他材料的竞争,如木材、塑料等,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四、大竹县竹产业发展路径

(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竹产业。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竹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重点发展竹材加工、竹工艺品、竹文化旅游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二)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对竹产业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竹材的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发展竹纤维、竹炭、竹醋液等高端产品,拓展竹产业的应用领域。同时,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与家居、建材、环保等产业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研发竹材高效利用技术、竹产品深加工技术、竹产业节能环保技术等,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四)打造品牌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竹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品牌建设,提升竹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五)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参加各类展会和贸易活动,提高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

(六)推动竹文化旅游发展。充分挖掘大竹县的竹文化资源,发展竹文化旅游。建设竹文化主题公园、竹工艺品展示中心、竹产业观光园等,打造具有特色的竹文化旅游线路。通过竹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竹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

​大竹县竹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条、加强技术创新、打造品牌战略、拓展市场渠道和推动竹文化旅游发展等路径,可以实现大竹县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大竹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竹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