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林牧渔业发展态势良好
前三季度,大竹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低于全市0.7个百分点。增加值63.9亿元,同比增长2.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2、0.6、0.7个百分点。
(二)农业业拉动作用平稳
前三季度,在当前稳播面、增单产的大形势下,大竹县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农业产值同比增长3.3%,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93个百分点。三季度当季,农业产值同比增长2.8%,比二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
(三)林业提质增效
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的推动下,林木的培育和种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从零到有的跨越,展现了大竹县在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三季度当季林业产值增速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林业的绿色发展正为全县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四)畜禽生产持续下降
三季度,畜牧业继续呈下降趋势,但降幅较一季度和上半年有所减轻。分品种来看,前三季度大竹县猪、牛、羊、禽出栏同比分别下降6.3%、7.6%、18.5%、10.5%,禽蛋同比下降6.1%。
(五)渔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前三季度,渔业产值同比增长4.9%,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7%,其中鱼类增长3.9%,虾蟹类增长15.0%,其他类增长11.7%。
二、存在问题
(一)牧业影响仍较严重
当前全市猪牛羊禽存、出栏数同比均为下降趋势,三季度虽然大竹县牧业产值降幅有所收窄,但我县作为全省、全市畜牧业大县,牧业占比较高,影响仍然较大。
(二)产业结构不均衡
从五大行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农业、畜牧业两者比重较高,而渔业、林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未能发挥其优势,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且不均衡。这种结构可能使大竹县的农林牧渔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和环境变化风险,一旦农业或畜牧业受到冲击,整体经济容易受到较大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整合资源,提供强力保障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对全县的农林牧渔业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根据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可以引导资源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细分领域倾斜。
二是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周边及更大范围市场对农林牧渔产品的需求特点和趋势。鼓励企业和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大竹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畜牧生产
一是成本控制与补贴支持。组织专家对畜牧业养殖成本进行详细分析,为养殖户提供成本控制的指导建议,如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管理效率等。政府可以考虑对养殖户在养殖成本上升期间给予适当补贴,缓解成本压力。
二是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对畜牧业疫病防控的投入,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加强对养殖户的疫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防疫意识和能力,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是市场引导与产业升级。研究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品种和规模,向适销对路的产品方向发展。同时,鼓励畜牧业产业升级,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通过加工增值来稳定和提升畜牧业效益。
(三)多方发力,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渔业发展促进。鉴于渔业产值有增长潜力,加大对渔业的扶持力度。可以规划建设现代化渔业养殖基地,推广先进的渔业养殖技术,如循环水养殖等,提高渔业产量和质量。同时,发展休闲渔业,将渔业与旅游、餐饮等产业相结合,拓展渔业的发展空间和附加值。
二是林业多元发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林业的经济价值。发展林下经济,如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增加林业的产出。同时,加强对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