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首次绩效评估 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超三成
来源: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5-04-07
点击数:人次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近日完成第一次绩效评估报告,全面评估产业园建设进展及阶段性成果。作为全国首批以糯稻、小龙虾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其通过全产业链整合与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升,成为川东北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核心数据:主导产业产值超40亿,农民收入领跑全县

产业园覆盖大竹县月华镇等5个乡镇(街道)、56个行政村,总面积36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81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占比78.3%。2024年产业园总产值达57.69亿元,糯稻、小龙虾两大主导产业全链条产值占比72.5%,达41.85亿元。园区内农业人口15.43万,带动14.25万农户增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05元,较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1.62%。

建设进展:五大工程完成率超60%,年度任务全部达标

产业园规划总投资18.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5.59亿元。截至评估期,五大类19项建设任务总体完成65%,2024年度任务100%完成,部分项目超额推进:

1. 基地高效化‌:新建糯稻标准化基地1.62万亩(累计7.62万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增至1.11万亩,智慧育秧中心与集约化育苗中心建成投用,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2万亩,产业道路新建改造61公里。

2. 技术集成化‌:建成科技创新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等五大功能平台,设立蜀水稻虾产业研究院,研发冻干醪糟等新产品4个,突破传统糯米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数字化基地覆盖糯稻、小龙虾全流程,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4%。

3. 三产融合化‌:新增3条万吨级加工线(醪糟、糯米粉、速冻汤圆),改建10万吨大米生产线及5万吨低温粮库,年农旅接待游客20万人次,打造稻虾公园、广子“三美”未来乡村生态康养基地等网红打卡点。

4. 主体专业化‌:培育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123个、家庭农场430个,创新“国企 村集体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盘活闲置资源,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分红等途径实现多元增收。

5. 种养绿色化‌:推广稻虾共生、糯稻轮作模式,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43%、48.5%,秸秆综合利用率93%,建成有机肥生产线2条(年产5万吨),绿色认证面积10.5万亩,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

创新突破:科技赋能与机制改革双驱动

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成数字种植、养殖基地各1个,推动稻虾产业信息化全链条融合。社会化服务体系配置农机设备1.29万台(套),覆盖耕种防收全环节。同时,通过“线上 线下”营销体系,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6.24亿元,占零售总额32.8%,吸引1800余人返乡创业。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7日​

分享到: